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1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规定,同时结合本企业计划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计划,特制订职业卫生计划计划及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省市的最新精神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计划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计划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计划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计划,日常计划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计划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二、计划目标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计划,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100%;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100%;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计划环境检查率达10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在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对职业病防控重要性及有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5、逐步改善计划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计划强度,合理安排计划,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计划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计划。三、干预措施㈠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在企业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企业管理标准,由行政部,生产部牵头组织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2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由单位负责人总负责,相关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的劳动者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4、对从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等的特殊管理。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工作信号等。特殊管理措施还包括对这类作业实施特殊的监管手段。如实施许可制度,即作业许可和人员许可。作业许可是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特殊卫生规定和要求,取得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该项作业。人员许可是指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也包括这类作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身体状况符合要求并掌握特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许可后方可上岗;管理人员也应该参加专业培训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3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保护员工健康,促进企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1、根据我公司存在主要职业职业危害因素特点,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职业中毒的发生。2、自觉接受卫生监督机构对我公司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