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母亲》与张爱玲《金锁记》的心理描写语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丁玲《母亲》与张爱玲《金锁记》的心理描写语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丁玲《母亲》与张爱玲《金锁记》的心理描写语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丁玲《母亲》与张爱玲《金锁记》的心理描写语言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丁玲《母亲》与张爱玲《金锁记》的心理描写语言比较研究研究背景:丁玲与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两位作家在其创作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丁玲的《母亲》描写了一位贫苦农妇母亲在经历了悲惨的人生后,不屈不挠地与困难抗争的故事;张爱玲的《金锁记》则是以女主角巫云仙的心理变化为纵向主线,通过女性的视角探讨社会、人性等问题。本文将结合两位作家的心理描写手法,对两篇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内容:1.分析丁玲与张爱玲的心理描写常用手法,如比喻、象征、意象等,探究各自的差异与共性。2.通过对《母亲》与《金锁记》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语言描写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两位作家的心理描写在主题深度和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异同。3.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丁玲与张爱玲的心理描写各自特点及表现手法,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文学特色,并对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意义:通过对两位作家心理描写语言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作家们的创作特色和风格,还可以对比二者的文学成就,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参考文献:丁玲.母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张爱玲.金锁记[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刘雪梅.丁玲与张爱玲心理描写比较研究[J].中外文学,2014(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