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吐露心声,其民生情怀一览无遗。在今年由他所作的长达40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民生的内容占了近四分之一,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代表们评价说,这是一份以“民生为本”的好报告。“民生为本”凸显施政价值新取向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之后,全国人代会就成为中国仅次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全国性重要会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人代会都是有着浓重政治色彩的大会,是判断中国政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常称之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人代会开始融入了浓厚的经济色彩,这从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记者招待会的内容就可以看得出来。近几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全国人代会有关民生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到就业、住房、物价,皆成人代会重要话题。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领导人下团的讨论中,在代表审议和议案乃至接受媒体采访的谈话中,民生之言,民生之论,民生之忧,民生之喜,民生之计,民生之梦,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朱国平连续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表,对这一变化有着切身感受。他说:我感到大会的民生分量越来越重了,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民生的篇幅一年比一年长,内容一年比一年广、一年比一年细,无论是教育、就业、住房、医疗,还是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几乎所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政府都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措施,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位代表的看法是,这六年,可以清晰地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重视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进程。尤其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详细地列出了“民生清单”,而且规定了落实的时间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有会代表说:政府工作报中我感觉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包括解决就业、公共医疗服务网络、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住房保障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真正从体系上、制度上解决了,那么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王越代表总结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新特点:今年民生财政投入增长最快,标准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这是一份全面回应民生期盼的报告。透过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的议政之言,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以“民生为本”的施政路线演进图,可以看到“执政为民”理念在“民生为本”的践行中所闪耀出的真谛之光。“民生立法”开启立法为民新纪元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且体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立法为民、民生立法正在成为人大立法工作的“热词”。对比吴邦国委员长去年和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去年报告中“在继续完善经济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表述,已经转换为今年报告中的“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社会领域立法不仅前面出现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一状语,而且位置由经济立法之后提至经济立法之前,这两大变化,充分显示出民生立法已成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代表指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来加强立法,凸显了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为民理念,意义深远,必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过去,全国人大立法曾有过被冲击、被荒废、被搁置的不正常阶段,也有过侧重服务于阶级专政、政治斗争的政治立法阶段,还有重点保障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经济立法阶段。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开始将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及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几年,先后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水污染防治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审议了社会保险法草案、食品安全法草案、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等涉及民生的法律,废止了农业税条例、结束了两千多年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这些都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年拟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中就有社会保险法、食品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法等民生立法,并且明确表示,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将面向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还将民生理念延伸到监督工作中,提出要在今年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影响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通过检查劳动合同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情况等,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少年儿童成长。这些标志着中国立法正开始稳步跨入转型时期,“民生立法”带给中国人的将是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