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检察制度(zhìdù)的起源随着刑罚观念的发展和王权的扩大(kuòdà),国王代理人追诉权的范围不断扩大(kuòdà)。到十五世纪时,凡一般犯罪的案件,国王代理人在具有追诉权的同时,便担负起执行判决和制约法官的任务。这就是检察制度的起源。到了16世纪,法国以成文法的形式正式规定了检察制度。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颁布了刑事法律的敕令,规定在最高审判机关中设立总检察官,在各级审判机关中设立检察官和辅助检察官,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起诉权。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检察官不再享有起诉权及监督权,而由法国公民推选出的“公诉人”行使,实行不告不理。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国王派驻法庭的专员“应就一切公诉发表意见,并且在预审过程中要求遵守(zūnshǒu)法定程序。在审判前要求适用法律”。可见其检察制度比以前更加法律化了。1808年的《拿破仑治罪法典》,恢复了检察官起诉、执行、监督的权限。刑事诉讼方面:指挥司法警察侦查犯罪,指挥监督预审法官;民事诉讼方面:参与民事特殊案件;司法行政方面:监督警察、律师、执达吏及法院书记员等权限。(二)英国检察制度(zhìdù)的起源二、检察制度(zhìdù)的产生原因第二节检察制度(zhìdù)的不同类型(二)机构(jīgòu)设置(三)侦查权(四)起诉权(五)审判(shěngpàn)监督权(六)检察人员任免(rènmiǎn)二、英国的检察(jiǎnchá)制度(二)侦查权(三)起诉权(四)审判(shěngpàn)监督权(五)检察人员的任免(rènmiǎn)英美法系检察制度(zhìdù)的特点三、法国(fǎɡuó)的检察制度(二)侦查权(三)起诉权(四)审判(shěngpàn)监督权(五)检察人员的任免(rènmiǎn)四、德国检察(jiǎnchá)制度(四)起诉权(五)监督权(六)检察人员的任免(rènmiǎn)(一)检察(jiǎnchá)机构的实际地位高于当事人,负有保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的义务;因为,在法律渊源表现(biǎoxiàn)为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里,在法律上和诉讼理论上,判例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造法功能的法官只能依据事实严格适用成文法,因而检察官肩负起保证制定法在全国统一实施的责任就成为必然,赋予检察官以法律监督权是成文法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大陆法系实行(shíxíng)职权主义,不仅法官在法庭上不是消极地进行仲裁,而且公诉人在法庭上也是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诉讼职能的检察机关的代表,检察官在法庭上既是公诉人,又是法律监督者。(二)检察机关在侦查和公诉方面的职权和职能十分(shífēn)广泛,而缺乏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大陆法系国家比较早地确定了公诉制度,犯罪被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侵犯。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犯罪进行(jìnxíng)追诉的,没有法律的允许,不能随意处分自己的公诉权。/(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tǐxì)和检察官管理制度比较严格。两大法系检察制度(zhìdù)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三节中国检察(jiǎnch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三)当前检察(jiǎnch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1978年《宪法》对检察(jiǎnchá)机关的职权和领导做了原则性规定,检察(jiǎnchá)制度得以重建。1979年《人民检察(jiǎnchá)院组织法》明确了检察(jiǎnchá)机关的国家法律监督性质,确立双重领导体制,检察(jiǎnchá)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1991年《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jiǎnchá)机关以抗诉方式行使监督权1995年《检察(jiǎnchá)官法》规范了检察(jiǎnchá)官的选任、管理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检察(jiǎnchá)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