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一只****懿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技术方案编辑最新整理.docx

技术方案_1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篇1通过三小教学,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激发了教师和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配合学校组织好每学期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数控专业建设,专业部将结合学校的.技能节计划举办数控技能“小竞赛”,特制定以下方案。一、组织机构:组长:林xx(竞赛活动统筹)副组长:钟xx(活动准备、竞赛过程、评奖及奖励统筹,教师动员)组员:谢xx、陈xx、刘xx、梁xx、郭xx、杨xx、谷xx、陈xx、刘xx龙、陈xx、汤xx(各项竞赛的辅导、竞赛组织、竞赛评奖)二、竞赛项目趣味制图、车工、钳工、CAD绘图、线切割、数控铣工三、参赛对象数控专业部13春数控一(1、2、3、4、5)班、12春数控一(1、2、3、4、5)班、11秋数控(1)班、11春数控二(1、4)班等全体学生都可报名参加以上所有的比赛项目。四、竞赛组织(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班进行宣传,平时课堂经常开展“小竞赛”活动,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把竞赛纳入到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每学期技能节,各班学生第7-8周到各班学习委员处报名,每个竞赛项目每人最多只能报二项,在第13—15周内完成所有项目的竞赛,并评出名次。五、奖励办法(一)每学期技能节活动取参赛人数的前60%进行奖励,一等奖设10%,二等奖设20%,三等奖设30%。(二)平时“小竞赛”活动以加分及每月评比一次的办法,具体的奖励名次由科任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每月由专业部召开部大会颁发奖品及表彰。20xx年6月20日技术方案篇2为了充分利用职称聘任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莱城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竞聘赋分指导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聘任基本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原则;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3.坚持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原则;4.坚持领导决策、群众参与,教代会、工会监督的原则。二、聘任人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设立的岗位数确定。三、聘任资格标准全体在编在岗人员中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合格,新课程考试合格,没有违法违纪行为、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近三年考核合格及优秀人员。四、量化赋分办法(一)基础条件分(此项占总分的35﹪)。基础条件分从教龄、待聘年限、学历等方面赋分。1.教龄按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年限计算,每一年教龄计1分。2.待聘年限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年限,以每一周年3分计算。3.学历按各类教育专业、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计分,以最高一个学历计分,不重复计分。研究生学历计14分,研究生进修班学历计12分,本科学历计10分,专科学历计8分,中师学历计6分。(二)教育科研能力分(此项占总分的15﹪)。教育科研能力分主要从科研能力、荣誉称号等方面计分。1.表彰奖励按参加工作以来取得的荣誉称号计分:国家级15分,省级12分,市级6分,区级4分,校级2分。荣誉以党委、政府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为标准。其他部门颁发的荣誉以表彰机关级别为标准,降低一个档次计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选的规定年限内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按表彰机关的级别计分。该项以一项最高荣誉计分,不重复计分。2.教育科研任现职以来在各级教育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选的论文计分。国家级论文计10分,省级论文计8分,市级论文计4分,区级论文计2分。以一份最高级别论文计分(不含试题、参编的教学指导书等),不重复计分。主编的教育类专着、自主发明成果专利按出版社的级别、颁发单位级别,按照教育报刊上发表的论文级别进行赋分。凡获奖论文按比各级教育报刊上发表的论文低一个档次计分。以上均为第一作者,每降低一个位次,递减2分。参编的教育类专着,获奖的优质课、观摩课、说课、教案、课件等参照获奖论文赋分标准进行赋分。(三)工作实绩分(此项占总分的50﹪)。工作实绩依照《莱芜市实验中学教职工量化积分方案》考核,按等次计分。(按近三年的年度考核成绩之和记入总分)上课教师:优秀计25分教辅人员:优秀计22分一等计22分一等计19分二等计19分二等计16分三等计16分三等计13分(四档比例为15%、20%、35%、30%)学校中层以上教育干部按考核成绩以25分,22分,19分三个等次计分。四、说明:1.量化赋分要以有效证件为依据,按各项量化分对应累计分数。2.各年级部、各处室各推荐一名人员成立“量化赋分小组”,负责量化赋分工作。3.参加支教的教师每一年加1分。4.凡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仍然在岗,又未聘任已评定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视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