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下学期保育工作计划大班下学期保育工作计划(通用20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下学期保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班下学期保育工作计划篇1我班13人(旧生12人,新生1人),男生7人,女生6人,看着他们天天长、岁岁变,欣慰,自豪感充满老师的心怀,他们下学期即将进入金色童年的学龄期,带着一份自豪和喜悦跨进小学门槛。他们的身体状况与3—4岁幼儿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他们好学多问,有十万个为什么。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大都为独生子女,拥有充分的爱抚与关怀,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兄弟之间的交往和亲情,使有的幼儿缺乏社会互动意识、不合群,自顾自,有独占习惯,同情心、责任感比较缺乏。幵学初工作:1、结合电访和对幼儿观察分析,完成对班级新生及旧生幼儿发展水平的初步评估。2、根据幼儿情况及班级条件,制定详细的幼儿教育计划。教育教学目标及完成进度的日程安排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对发展较差幼儿的补差措施,发展较快幼儿的提高。3、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布置好班级教育教学的小环境,预先设计好幼儿作品的存放处;及对班级整个环境的设计,对于班级物品实行五常管理。4、班级保教人员共同制定各项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基本常规,做到统一要求,建立班级教育活动的`运转机制,还要带领幼儿熟悉环境,认识新进工作人员,了解班级的管理常规,初步建立师生友好。5、做好期初的家长会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期中的工作:1、每日事务:检查教育教学计划,了解当日活动内容,准备好当日班级教育活动所需的材料,掌握好材料的分配情况,针对前一日教学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新授、保证教育教学的连贯性。具体实施当日的教育教学方案,严格按计划和规则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作好教学效果记录,做好个别幼儿的辅导工作。2、每周工作:①提前一周备好课,制定周教育进度及活动安排、制定班级每日教育教学活动方案。②根据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做好一周教具,学具材料的搜集与制作。③对幼儿一周的学习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④每周五班级召开班级会议,总结本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工作,商讨对本班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班级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措施、协调分工与配合。3、每月工作:①做好个别儿童教育的计划与修订措施,针对不同的小朋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②每月在园所内听课并做好相应的笔录,吸取别人优秀的地方(取长补短),并总结个人心得、总结个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方法的运用情况。期末工作:1、整理教育活动笔记、电访记录、班级日志及对班级幼儿保教用品的完成。2、做好幼儿全学期的评估工作,写好幼儿发展情况及表现小结。3、做好他们与小学的相关衔结工作。其它工作:1、班级交流活动:2月11日元宵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1日期初家长会,4月22日春游5月1日劳动节,5月14日母亲节,5月20日家长半天幵放日活动,5月31日端午节,6月1日儿童节,6月18日父亲节,7月15日期末家长会,7月22日第一届毕业典礼。2、家长工作:①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②帮助家长创设家教环境与生活环境,营造幼儿良好的家庭氛围。③向家长提供幼儿生活、教育常识给予指导,定期了解幼儿在家里的各种行为习惯。④宣传正确的保教思想,争取家长对园内班级管理的理解。⑤建立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机制,保证联系渠道通畅,共同处理好幼儿在园内的突发事件。祝愿本班在所有老师的共同配合下能够顺利进入小学,希望他们在吉的堡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快乐。大班下学期保育工作计划篇2一、幼儿情况分析孩子们经过大班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幼儿在身体、认知和社会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身体方面:有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都有提高。认知方面:幼儿的主动研究和探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身体发展方面幼儿的平衡感、集体队列方面的锻炼和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个别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初步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但集体观念较弱。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常规、责任感、自我意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学期的家长工作做得比较好,家长们对本班的工作都比较支持和满意。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生活只剩下短短一学期的时间,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幼儿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积极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作为家长需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孩子能较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