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2:间接效用函数3: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影响4:显示偏好5:不确定性选择2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需求的三要素:偏好、物品的价格、手中的钱。一、偏好与效用:对物品的主观评价。消费集:想要什么?偏好关系:物品组合的排序3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古典经济学:效用是主观的,假定一个人的效用可以测量。(这个假定很牵强)帕累托(1896)率先对此表示怀疑;斯拉茨基(1915)第一次用不可测量的效用推导出需求理论;迪布鲁(1959)完成了标准的消费理论的推导,其采用的效用概念只依赖于偏好关系。4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1、偏好定理:完备性:对于任何消费集X中的x1≠x2,或者x1≧x2,或者x1≧x2。反省性:对于所有的x∈X,x≧x。即一个消费计划至少与它本身一样好。传递性:x1,x2,x3∈X,如果x1≧x2,x2≧x3,那么x1≧x3。5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2、效用函数:对于所有的x0,x1∈Rn(消费集),U(x0)≥U(x1)当且仅当x0≥x1。把偏好转为函数分析3、边际效用:效用函数U(x1,x2,···,xn),那么其一阶偏导u()为xi的边际效用。xi6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4、边际替代率:x2考察两类物品x1,x2,其偏好可以被描述为无差异曲线:x17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u()u()dx204、边际替代率:x1x2dx1在一个平面上x2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表达为dxu()/x21dxu()/xf(x1),所以(x1,x2)=12(x,f(x))。11dxu()/xMRSijji且:(x1,f(x1))=c。dxiu()/xj8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二、效用最大化:1、无差异曲线的性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每条无差异曲线严格凸向原点;越朝东北,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9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二、效用最大化:x22、预算集:yP2BxxR,pxyBx1yP110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二、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基本问题:maxu(x)s.t.pxy假设为两种商品:maxu(x)u(x1,x2)s.t.p1x1p2x2y11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二、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基本问题:maxu(x)s.t.pxy效用最大化(消费均衡):MUMU12P1P213例题: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A和B的收入为540元,价格分别为PA=20元,PB=302元,效用函数为U=3X1X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者两种商品的数量各是多少?(P97:5)1.1消费者的基本问题思考:MUMU12P1P2如何实现消费均衡?151.2间接效用函数上节探讨的是直接效用函数:U(x)如果P1和P2的相对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那么最优消费量也会跟着会发生变化。x2yx2y'P2P2yPB2Bx1y'yx1yy'P1P1P1P1161.2间接效用函数相对价格和收入的变化会影响消费者最优需求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2间接效用函数最优消费量对应最大化效用因此,maxU(x)与(p,y)之间存在函数关系:(p,y)maxu(x)s.t.pxy称v(p,x)为间接效用函数,因为它是价格p和收入y的函数,而不是消费计划x的函数。1.2间接效用函数间接消费函数的意义:有了间接函数,控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在上可以有控制价格P与控制收入Y来实现。控制价格:就是价格政策或价格改革;控制收入,就是收入政策。因此,间接函数,有明显的政策上的应用价值。例:从直接效用函数推导出间接效用函数:u(x1,x2)x1x2s.t.p1x1p2x2y效用最大化的条件:muxmux12p1p211--1212xxxxp1212221xx2p1p1p22效用最大化的条件:p1x2x1pyy2x1x22p12p2p1x1p2x2y因此,间接效用函数为: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