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糊会计”探讨关键词价值;模糊计量;管理思维。摘要会计是一种价值形式的计量和管理活动。会计思维中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寻求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效益性,这同时也是各级各类管理必须重视的内容。但许多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并非都能进行精确的币值数据度量,尤其在预测、决策以及绩效分析中常会遇到数据无法明晰、行为的价值难以明确认定等情况,需要运用模糊性思维予以估计和度量。因这种考量与传统的会计明晰性原则相悖,姑且将其表述为“模糊会计”。一、观念的提出。模糊理论源于数学,比较典型的有秃头认定以多少根头发为准、从一块西瓜地里找寻最大或较大的瓜等模糊问题的思辨。作为会计来说,当把经济效益作为其根本目标后,在人们面前同样存在大量不明晰的模糊计量问题,譬如产出的多重价值或正负价值的综合权衡;不同产出质量层次与成本的适当匹配;组织或个人行为的客观净效用值估算等等。这些单凭感觉或历史数据来判断显然不妥,解决之道即权衡利弊、讲求效益之道,相应涉及到价值上的模糊计量问题。“模糊会计”实际上是分析和处理事物价值上模糊性现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求对于币值上不明晰的现象及行为后果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集合、分解、推算等,分析估算价值得失、从而在效益上相对定值。其计算有特定对象和目标,但往往难以精确核验,目的在于权衡客观利弊并指导管理。比方说,要了解某不适当行为对社会形成的负面影响额度,就需要在抽样调查基础上综合判断、估计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或损害,并为明确相关人员责任提供币值依据。模糊会计理论的形成基于模糊理论和行为“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价值绝非财务会计所记录的价格收付,而是客观上的获益额,更通俗地说要在价格收益或者说利润基础上进行加减。因此其立足点往往不在于表面的得失,而是深层次的利害权衡,含从长远、从社会角度进行的计量。例如需要从企业创造净收益中扣减的产出负价值可能包含:产品或商品在价值交换中由于欺骗或垄断价格等形成的不等价的超值收人;产品因劣质对消费者身心危害造成的受损值;企业产出行为对生产者、周围居民身体或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等等。通过模糊计量的方法可发现收益与价值的差异,并为调整不适当所得、制约各种负值行为及社会的公平公正提供量化的依据。对于模糊会计的理解应明确的是:模糊并非数据或结论的不可知,而是指数据形成来源的泛泛或不明晰,需通过调查分析获取信息,并将许多非货币性数据或现象转化为币值量度,以比较、权衡利弊和指导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尽管计量得出的结论可能与最优、最宜及精准等存在着差异,但差异是可控的。现代社会里,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人们生活色彩的多元化,运用非精确计量进行管理和决策的地方很多。例如现代会计中的行为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等等均需运用到模糊会计的思维,其应用相应十分广泛。二、模糊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从企业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重视货币上的得失,然而其思维只是停留在账面上的收支盈亏是不够的。理论上客户和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以及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均属应予考虑之列,管理者和普通职工个人收益亦应依行为价值来科学认定,而这些要求如果没有可操作的客观价值计量原理及方法的指导,就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应用到模糊计量的有:1.质量成本和综合效益分析。成本监控是会计的任务之一,但绝对地谈控制成本很明显是错误或片面的。成本控制必须与产出结合才有意义,包括不同层次的质量其成本耗费的差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