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E51-2009-T080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JTGE51-2009-T080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ptx

JTGE51-2009-T080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JTGE51-2009-T080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概述T0808-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T0808-199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2.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也可用路面强度试验仪和测力计):压力机应符合现行《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的要求,其测量精度为±1%,同时应具有加载速率指示装置或加载速率控制装置。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地连续加载卸载,可以保持固定荷载。开机停机均灵活自如,能够满足试件吨位要求,且压力机加载速率可以有效控制在1mm/min。(2)测形变装置圆形金属平面加载顶板和圆形金属平面加载底板,板的直径应大于试件的直径,底板直径线两侧有立柱,立柱上装有千分表夹,也可以直接利用直径152mm击实筒的底座。(3)千分表(1/1000mm):2只(或相同精度的位移传感器,2个),也可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荷载传感器(1个)、位移传感器(2个)、荷载计数器以及数据采集仪。(4)标准养护室。(5)水槽:深度应大于试件高度50mm。(6)天平:量程4000g,感量0.01g;量15kg,感量0.1g。(7)机油:若干。(8)球形支座。(9)适合测试范围的测力计。(10)圆形钢板。3.试件制备和养护(1)细粒式和中粒式混合料成型φ100mm×100mm试件,粗粒式混合料成型φ150mm×150mm试件。(2)按照击实法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试件数量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应制备不少于6个试件,并要求模量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0%;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应制备不少于9个试件,并要求模量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0%;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应制备不少于15个试件,并要求模量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5%。(4)按照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制备试件。(5)按照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进行养生,水泥稳定类土养生龄期为90d,石灰或粉煤灰稳定类土养生龄期180d。(6)圆柱形试件的两个端面应用水泥净浆彻底抹平。将试件直立桌上,在上端面用早强高强水泥净浆薄涂一层后,在表面撒少量0.25~0.5mm的细砂,用直径大于试件的平面圆形钢板放在顶面,加压旋转圆钢板,使顶面齐平。边旋转边平移并迅速取下钢板。如有净浆被钢板粘去,则重新用净浆抹平,并重复上述步骤。一个端面整平后,放置4h以上,然后将另一端面同样整平。整平应该达到:加载板放在试件顶面后,在任一方向都不会翘动。试件整平后放置8h以上。(7)将端面已经处理平整的试件饱水24h,水面高于试件顶面约2.5cm。4.试验步骤(1)根据试验材料的类型和一般的工程经验,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对被测试件施加的压力应在量程的20%~80%范围内。如采用压力机系统,需调试设备,设定好加载速率。(2)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用0.5~0.7MPa;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底基层材料,用0.2~0.4MPa。实际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3)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撒少量0.25~0.5mm的细砂,并手压加载板在试件顶面边加压边旋转,使细砂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处,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面积。(4)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5)将带有试件的测变形装置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也可以先将测变形装置放在升降台上再安置试件和千分表),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测力环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板的中心接触。(6)预压先用拟施如的最大载荷的一半进行两次加载卸载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接触。每两次卸载后等待1min,然后将千分表的短指针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7)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等份,作为每次施加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预定级数增加1级。施加第1级荷载(如为预定最大荷载的1/5),待荷载作用达1min时,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同时卸去荷载,让试件的弹性变形恢复。到0.5min时记录千分表的读数,施加第2级荷载(为预定最大荷载的2/5),同前,待荷载作用1min,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卸去荷载。卸载后达0.5min时,再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并施加第3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5.计算(1)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l=加载时读数一卸载时读数(2)以单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