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精选8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精选8篇).docx

最新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精选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精选8篇)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表现。在写总结之前,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必要的资料和信息。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篇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提高,使人们对于电脑的使用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处理上,电脑的功能性、便捷性和多样性更为人们有意识地创作活动提供了便利。计算机教学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学校举行了计算机培训。总结如下:讲授一门课程,必须搞清楚这门课程的历史沿革,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清晰的把握该课程的宗旨和终极目标。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我们所教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层次是什么样的。学校的层次结构不一样,而且本门课程针对的专业也不一样,专业不一样侧重点肯定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只有明确了这些信息之后才能确定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对于这次培训的学员来说,基础不一,知识厚度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先把教学内容的体系传授给大家,再由浅入深进行教学,并根据考试内容进行重点教学。精品课程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丰富的。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这门课程的培训中,大家通过讨论学习,形成了一些新的授课理念,不管培训的目的是在课程上还是在精品上,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把我们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们更容易、更有兴趣的学好这门课程。计算机教师培训总结篇二20xx年暑期于7月20日至8月15日,我很荣幸地被学校派去合肥师范学院,参加安徽省中职教师“计算机应用类”培训。培训于7月20日报名,7月21日正式开始,中间7月31日下午至8月5日5天半放假(因没有周六周日,校方解释是把周六周日集中在一起放假,没有安排教师教学,机房也未开放),于8月14日结束(注文件上是17日结束,但学校14日就结束了)。整个培训一共20天。培训内容学习了ps图像处理,还有网页三剑客软件(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学习,另外有简单的课件制作(注:教的是用ppt做课件所以说简单)。另外学习了几个讲座,有关于中职教育改革方向以及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论方面的讲座。在这次培训中,我一直认认真真学习,从未请假,从未缺课,非常珍惜学校给的这次机会。下面就这次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于20xx年8月7日上午在合肥市工商管理学院,所有参加20xx安徽省暑假培训的教师(中职高职所有专业在内)大家在一起学习了这个讲座。主讲人是石伟平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分析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个讲座虽然名为“当前我国中职专业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但因为在座的有中职教师有高职教师,所以并不是只针对中职课程改革,而且可能因为教授分析方向的原因,他讲得还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比较多,中职的讲得少一些。中心思想是“高职要立足于质量,立足于就业,而中职要立足于专业,扩大规模”,意思是说办高职一定要强调专业质量,宁愿减少专业,也要强化专业,尽量使学生能学到东西,方便就业。而中职要大力发展,通过专业数量来求得规模的扩大。总的来说是一切围着“专业”走。无论是高职、中职,有强力的专业都非常重要,课程改革不是哪一门课的改革,而是围绕着专业来进行改革,无论怎样改都是为了专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为了专业的教学质量能够更强。为了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多的对口就业。他在讲座中提出了一个“专业十步法”。1、职教课程开发决策(确定专业)确定某个专业的课程是否需要开发?2、职教课程目标开发(明确培养目标)开发这个专业的整个课程目标3、职教课程门类开发(确定主要课程)要达成整个课程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4、职教课程结构开发(形成课程计划)这些课程按什么顺序排列?如何进行课时分配?5、职教课程内容开发(“课标”开发)开发出每门具体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课程标准”6、职教课程内容组织(教材开发)这些课程内容按什么模式来组织?形成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7、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教这些内容?8、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训室的设计。9、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确定如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10、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课程前与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二度开发,优化已有课程方案。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