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寒假课程整合心得感悟.docx
上传人:一只****呀盟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寒假课程整合心得感悟.docx

2022年寒假课程整合心得感悟.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寒假课程整合心得感悟2022年寒假课程整合心得感悟本次课程研究,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提升.我也做了积极的准备,一是心态的调整.根据教学安排,我是教学四年级,整合时候的临时调整到整合三年级.原本是抗拒,后又觉得很欣喜,这样的安排给了我回头看的机会.二是个人的准备,为了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本次的学习提升中,我和周老师决定将孩子先放在老家,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全力以赴的做好本次的整合工作.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充分的准备,本此整合也是收获满满.就此谈一下三点感悟.一、坚定的目标和良好团队架构是前提课程研究伊始,我们开了足足三个半小时的准备会.集团层面、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分别召开了准备会.从集团层面,我们明确了本次整合的目标,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版化,因为要出版,我们就需要提高标准,就要规范化,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需要规范化.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自己提高要求,拓宽视野,从大局出发,高占位,低落地.有了目标,在学科主任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组织,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及落实标准,剩下的就是认真踏实,精益求精.在这几天里,虽然我们没有集中在一个教室整合.但是现代技术互联网的使用,使我们仿佛就在一起,甚至突破的教室的墙的隔绝.十余个小时的不间断的连线让我们可以随时交流,随时了解相互之间的动态、想法和指导建议.二、课程研究应轻形式,重打通思想.在为期5天的课程整合期间,我们听了xx教授关于课程研究思路和案例的报告,从思路和形式上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整合信心.赵校长谈他对小学数学的理解,给了我们高位引领,点亮了灯塔.资深优秀教师朱老师更是耐心细致的为我们多次做点评和指导,让我们一步步深下去,潜下去,做起来.赵校长说数学是用来培养数学思维的,数学思维用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他强调学习数学最终还是要体现数学的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中用公式来理解语言系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世界,数学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数学技能、和简单知识.数学学习要理解数学语言的真谛,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要为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成长着想,不能仅仅为考试为服务.数学的素养更多为一种科学精神,社会能力,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实时引导,数学的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数学思维重要且必要.三、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是继续课程研究的关键,相辅相成.张教授在报告中说,课程研究,做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明确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然后是教材解读,教材应作为我们教学的依据,用好教材.研究的时候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和研究,纵向是指各学段的内容的融合,横向是指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在对课标和教材进行充分研究后就是明确单元大概念,下一步是确定单元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路径的体现.有了这个目标制定标准,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就更有方向.然后找到具体概念要对应关键问题,问题要有意义,有价值.同时教材提供了某种单元学习活动序列,要仔细看教材,研究教材.单元的学习路径只要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就可以,可以是某一个阶段的,也可以是整个的.相对来说,个性化还是统一化,各有利弊,只要是适合孩子们,具体好操作的,孩子们喜欢的,能激发兴趣,创造思考的就是最好的.有了以上的思路,要真正的落地还需要大量的知识、技能的支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完成一到六年级的结构图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我按照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大主题和多个小主题.争取将各个版本的都梳理一遍,这样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重难点,各版本的教材编排情况就都能做到了然于胸.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加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迫在眉睫,希望通过不断的教材研究,帮真正助力于自己的教学,服务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