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里说中国.docx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年节里说中国.docx

青年节里说中国.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年节里说中国青年节里说中国(精选3篇)青年节里说中国篇1最近的几年,我们的视野里突然多了一些概念,比如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自信等等,而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更是随处闪耀。为什么?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这个定语?另外,普世价值这个在过去略显中性的词汇现在也被重新审视,我们不再说普世。为什么?普世究竟怎么了?道理很简单,普世就是普适,普适就是通用,通用就意味着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问题来了,通用的标准谁来制定?评判的依据谁来掌握?放之四海的责任谁来助推?答案很明显,谁的话语体系,谁来决定标准;谁制造的概念,谁来确定内涵;谁建构的体系,谁有动机推广到全世界。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谁的话语体系,就要匹配谁的标准,就要受谁的制约。而在话语体系的融入和模仿照搬的问题上,我们吃过亏,上过当,走过弯路,交过学费。二先讲两个故事,也许看起来跟主题并不相干。说说《读者》和《读者文摘》的纠纷问题。《读者》杂志我们都无比熟悉,它创造了中国杂志的很多记录,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三,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但是它创刊时的名字并不叫《读者》,而叫《读者文摘》,就是这个名字引发了一场风波。1982年初,美国杂志Reader'sDigest(译为《读者文摘》)致函杂志社,指出中国版的《读者文摘》侵权,要求中国版的《读者文摘》道歉并改名,中美两家杂志社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到了1992年,争论再次升级,美国《读者文摘》再次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最后,这个长达十几年的纠纷,以中国版的《读者文摘》败诉而告终,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1993年7月号《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第二个故事,谈谈语法。我们从小就学语法,但是很多人都有误解,以为中国的语法应该就像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一枝独秀,称霸全球。其实,我们的语法研究比西方晚很多年,只是个新兵,不过百年历史,而英语和印欧语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语法”这个词当然也不是我们的本地货。我们就是仿照西方的语法来建立我们的语法体系的,但是模仿也带来了问题。清末国语运动后,马建忠、黎锦熙、高名凯、王力、张志公等学者仿造西方语法开创语法研究的学问,1898年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在《马氏文通》一书中创造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这是中国语法学的发端。然而,汉语并不同于西方语言,我们的名词没有宾格主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一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直到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东方的遗产》一书中仍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和词类。三故事讲完了,再看开篇的问题。两个故事角度不尽相同,有版权的纠纷,有模仿的问题,但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也是易懂的,就是当别人建立了一个体系在那里,你要想融入,就必须改变,变成别人可以接受的模样,或者别人希望你变成的模样,否则,你就是有问题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只要你使用别人的标准,也就意味着要使用别人的词语,别人的定义和别人的概念,别人也就同时拥有了肆意指摘和评头论足的权利。秦始皇为什么要车同轨,书同文?就是为了建立统一的标准。如果说硬件技术的统一标准是为了对接的便利和融合的进程,那么本应该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思想、文化、精神如果也强求统一,那就将陷入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批判。而且,当你使用别人的标准来映照自己的时候,突然会发现自己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正确,于是,对自身的怀疑和自我否定也就随之而来。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很多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武林中还是没有名号,很多人还是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或许等到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候,才有资格重新定义市场经济)。同理,用别人的体系和坐标来映照,中国的语言是有问题的,你看这么多东西用“语法”都解释不了,汉语根本就不符合语法,竟然没有单数复数和主格宾格,那汉语必须要改;中国的医学当然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你们不符合西医标准,你们竟然靠刮痧,竟然用针灸,竟然讲脉络,竟然练气功?在别人的手电筒照射之下,你经常是被批判的,这是不合理的,那是不合法的,这些又是不合情的,你们这样不是自由,你们这样不是民主,你们这样是侵害人权,你们必须要改。问题还不止于此,别人还拥有话语和体系的解释权,就是别人可以修改,可以偷换概念,偷梁换柱,可以指鹿为马,指桑骂槐,可以双重标准,可以双重人格。四话语体系的建立者,近代以来毫无疑问是西方,现在毫无疑问也是西方,但是未来,不能毫不犹豫认准西方,或者不应该只是西方。所以,我们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因为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