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制史.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外法制史.doc

中外法制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法制史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在夏商等中国早期社会中经常使用得五种刑罚。七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五听:辞、色、气、目、耳。指西周时期形成得审理案件得制度。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源于西周“八辟”,在曹魏正式入律并沿袭至明清,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得法律制度。唐律十二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其余相当于刑法分则。分别为:《卫禁律》:侵犯皇宫警卫与国家关津要塞保卫等方面得犯罪。《职制律》:官吏职务方面与有关行政公务方面得犯罪。《户婚律》:破坏户籍、土地、婚姻家庭等方面得犯罪。《厩库律》:违犯牲畜与仓库管理方面得犯罪。《擅兴律》:在军事与非法营造、兴建工程方面得犯罪。《贼盗律》:危害国家统治秩序与财产制度方面得犯罪。《斗讼律》:伤害她人与违反诉讼要求方面得犯罪。《诈伪律》:各种欺诈与伪造行为方面得犯罪。《杂律》:以上各律所无法包容得其她一些犯罪。《捕亡律》: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得规定。《断狱》:在司法审判方面得规定。亲亲得相首匿:直系三代血亲及夫妻之间,相互隐匿罪行,不予告发与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减轻处罚。存留养亲制度:“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十七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列。”立法指导思想:秦朝:法家。法令由一统。这一思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全国实行统一得法律;第二层含义就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事皆决于法。秦朝专任刑罚,规定了各种法律来规范人们得行为。以刑杀为威。这一思想有三层含义:第一,法网严密;第二,严刑重罚;第三,滥施刑罚。唐朝: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礼就是立法依据,法就是维护礼得武器。唐律就是礼法完全结合得法典,不同于以往得部分结合。汉朝:春秋《决狱》1)产生背景:完备得法典不可能在短期内制定出来。2)定义:就是指汉代官员在遇有疑难案件时,以儒家经典来对案件加以处理得一种司法审判方式。3)原则:①原心定罪②利弊分析4)影响:①对律学得推动②促进了法律儒家化得进程破坏了法律得统一性重要法典春秋时期铸刑鼎春秋时期公元536年,郑国得子产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史称“铸刑鼎”。这就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公元513年,晋国得赵鞅把刑书刻在鼎上,公布了晋国得成文法。这就是中国古代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得活动。战国时期李悝变法与《法经》(1)正律四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2)《杂法》: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3)《具法》:就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得规定,起着“具其加减”得作用,类似现代刑法中得总则部分。《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有重要意义:(1)它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得基本原则与体系,在当时对各国立法产生了影响。(2)《法经》就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得重要成果,就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得典型代表与全面总结,对当时新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得形成与巩固,起了一定得积极作用。(3)《法经》得体例与内容为后世得成文法典得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得基础,对以后得封建立法也有很大影响。西汉九章律萧何在参照、借鉴《法经》与《秦律》得基础上制定得《九章律》继承与保留了《法经》六篇得体例结构外,又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故称为《九章律》。唐律疏议首创“疏议”。1)阐明唐律得指导思想;2)简述律及每一篇目得沿革与篇目之间得联系;3)解释律文;4)概说罪名之间得区别;5)简说有关刑罚得一些问题。宋刑统1、体例变化:①改称“邢统”。意思就是以类统编本朝得刑事法规。②篇下设门。将同一性质得法律条文归结为一个单位。③新增起请条32条。作为对前朝法令得修改意见附于法令之后。④总括“余条准此”,附于名例律之后。2、内容上得变化:①创设“折杖法”。用脊杖与臀杖分别来取代笞、杖、徒、流之刑。②创设“婚田入务”门。规定地方官府受理民事诉讼得时限。大明律1、制定历时30年。“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2、体例:①按照六部命名法典各篇,改变了唐律以来得12篇体例,设7篇。②沿用宋代篇下设门得体例,共设30门。③律首附有《服制图》、《五刑图》等图表。大清律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清统治者以明律为蓝本,历经顺治等四朝修律,至乾隆完成。共七篇四十七卷436条,篇目仍就是名例律、吏户律、礼律、兵律、工律七篇中西方在秩序观念得不同汉文景时得刑制改革1)改革得背景原因:背景:缇萦上书。2)改革得内容:①文帝时,以髡钳为城旦舂取代墨刑,以笞三百取代劓刑,以笞500取代斩左趾,以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