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邻家****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毕业论文.doc

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毕业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英文题目:Thedifferentcorninbredlineisnitrogenhighgenotypescreeningandtheappraisal目录引言…………………………………………………………………………………………11、材料与方法………………………………………………………………………………21.1试验品种………………………………………………………………………………21.2试验设计………………………………………………………………………………21.3测定方法………………………………………………………………………………32、结果与分析………………………………………………………………………………32.1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的产量生物量的影响………………………………………32.2不同氮水平下自交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52.3不同施氮水平下自交系生物次级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62.4不同施氮水平对自交系氮效率的影响………………………………………………73、小结与讨论………………………………………………………………………………8致谢……………………………………………………………………………………9参考文献……………………………………………………………………………………10不同玉米自交系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鉴定王俊峰(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农艺教育乙班)摘要:通过对自交系植株各器官的氮素吸收、同化、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在不同氮水平下产量呈现出明显差异。高氮水平下,黄C产量最高,其次是K12,E28产量最低,黄C、K12在高氮条件下更能发挥产量优势。在高低氮水平下,黄C都表现的产量最高,且具有最高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氮效率,表明其在氮素充足与胁迫下,都能充分的吸收土壤中氮素,形成较高的籽粒产量,是氮高效育种中理想的双高效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K12、178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是高氮高效型基因型,PH6WC、444、四378、昌7-2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氮效率,表现耐低氮的优势,是低氮高效型基因型,在低氮高效育种中应注意加以利用。关键词:玉米;氮高效;基因型;ThedifferentcorninbredlineisnitrogenhighgenotypescreeningandtheappraisalAbstract:ThroughNC-ⅡThedesign,thedeterminationhybridcombination'sbiomass,thenitrogencontent,analyzevariousnitrogenabsorptionandtheuseefficiency,promulgatesthedifferentgenotypecornnitrogenefficiencyvariancefromthenitrogenabsorptionefficiencyandusingtheefficiencytwoaspects,carriesontheinbredlinedepartmentundertwonitrogenlevelsthecombiningabilityandtheheterosisanalysis,andbreedsselectivelythenitrogenhighlyeffectivestrongsuperioritycombination;Keyword:Corn;Thenitrogenishighlyeffective;Genotype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对粮食的需求很大,虽然目前世界粮食产量比十年前有所增加,但全球粮食单产增速下降很快,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年均2.7%下降到2008年的0.8%[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目前世界人均粮食收获面积约为0.103公顷,比十年前减少了17.6%[2];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全球粮食需求增加,据人口学家预测,2015年全球人口可达72亿,养活新增加的人口需增加粮食供给23.9亿吨,增加耕地面积15.7亿亩[3],而玉米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年播种面积已超过4亿亩,年产玉米1.41亿吨,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的22%和25%;随着玉米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玉米总产量的提高已很关键。中国现有的粮食供给是付出巨大生态成本才实现的,年复一年的重复播种和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的质量[4]。随着发达国家对于依靠多投入化肥、农药而提高单产导致环境污染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