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生产举报制度【新版多篇】[概述]安全生产举报制度【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安全生产举报制度篇一为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增强和鼓励公司职员及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意识,保证实现安全管理预定目标,特制定本制度。一、报告和举报事故隐患可采取书信、电话、口头和委托他人转告等方式,报告人或举报人应对事故隐患进行确切的描述,提供线索或必要的证据,安全隐患提倡实名举报,便于及时核对、查处和消灭隐患。举报人要求保密的,工作人员应为其保密公司安全管理实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营班子、相关管理生产人员全员奖惩挂钩的办法,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激发工作积极性。二、本公司经营范围内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任何个人均有权举报。三、公司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基金,对发现,排除、报告和举报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1)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者;(2)模范遵守交通法规、行车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成绩突出,无违章,无行车事故者;(3)工作认真负责,维护安全生产,贡献较大的安管人员;(4)提出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实施后对安全工作确有贡献者。四、物质奖励标准1、一般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50-100元;2、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事故奖励标准为100-200元;3、特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200-400;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由公司负责安全的部门具体实施,实行一事一评,一事一奖励。六、公司要对举报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做好记录,并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事故隐患进行核实并及时处理,对核查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负责人或单位限期整改,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报告人或举报人答复。七、为了维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工作的严肃性,报告或举报的事故隐患应真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对借举报之名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以举报为名干扰正常工作的,公司将追究举报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将通过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联系方式举报电话:书信地址:传真:举报制度篇二举报制度一、为使公司所有员工和所有与公司产生关系的客户、机构或个人能够通过有效的渠道,举报违反公司《员工手册》及相关制度(如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异常事项,公司特制定《举报制度》,以兴利防弊,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问题,维护企业整体利益,激励员工为公司忠诚服务。二、举报范围要求1、如果公司有但不限于下列情况之一,举报人可进行举报(1)贪污、受贿、盗窃、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2)出卖、泄密等危害企业行为。(3)滥用职权,对举报者有重大不公正行为。(4)违章指挥会造成严重事故隐患,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等。(5)企业行政处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6)其它严重不合理行为。(7)举报人认为有必要举报的其它问题。2、举报内容应尽可能满足以下条件(1)被举报人的真实姓名和职务、所属单位和直接主管单位的准确名称;(2)描述基本事实、现状及已经或将要产生的危害;(3)提供有效线索或证据;(4)书面举报字迹要清楚。3、举报人对上述情况的举报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三、举报方式与途径1、举报人可以自己或委托他人采取正式文件、面谈、信函(署名或不署名)、Email、电话(传真)或举报人认为合适的方式向大陆稽核室进行举报。(1)地址:(2)邮编:(3)电话:(4)传真:(5)Email:2、对于来访的举报人,接待人员应当有2名以上,并应当做好记录,将记录向举报人宣读或者交其阅读,经确认无误后,请举报人签字;如果需要录音的,须事先征得举报人同意。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或询问。3、公司为保护举报,免受打击报复,对于举报人及举报数据保密。四、举报处理原则1、举报信件,由指派专人负责登记保存,处理时应注意下列原则:(1)告发投书或舆论指摘某某员工违法、违规之案件应进行调查,但匿名或假名控告之“无具体事实者”,谨作参考。(2)不管具不具名,由投书内容判断。(3)针对事,必列入查核。(4)针对人,需判断是否提供明确证据,如有提供明确证据,应立即进行查核,如未提供明确证据,谨陈述内容,应先旁敲侧击,分辨可信度高否。可信度不高:说明不续查理由提报主管核准-存查(免打击士气)。可信度高:先进行制度内控查核,了解是否有漏洞或不严谨之地方;有漏洞或不严谨,再针对人去查舞弊之可能性;要多方访谈及查证(并给受查当事人解释机会);解释完仍应查证其解释之合理性。2、处理举报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本着迅捷、保密、客观的原则进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凡被调查的人员必须据实出证,并对调查事项保密。3、调查案件应先与有关单位接洽,查明案情真相,并搜集确实之证据,非有必要应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