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课程名称:土工创新性试验院系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13-3班学生姓名:试验日期:指导教师:目录第一部分土工创新试验试验任务及指导书一、试验目得不同含盐量、不同粉煤灰含量与水泥含量对土得强度、固结特性、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得影响.二、试验题目一组由5-6人组成,每组人员自由结合,每组选定一个题目,题目选定,在土工创新试验周内完成,完成成果以试验报告为主,结合考勤与试验操作综合考评,具体题目如下所示:试验用土以粉质黏土为主,要求含水量24%,密度2、0g/cm3,加粉煤灰,含粉煤灰量就是0,20%,40%得黏土,测定其在固结快剪与快剪试验中得强度指标(黏聚力与内摩擦角),要求绘出剪切位移与剪应力关系曲线与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关系曲线,最终总结两种直剪试验对土得强度指标得影响,需要做得试验有含水量得测定、液塑限、直剪试验,荷载等级50、100、200与400kPa,固结荷载间隔时间1小时,要求一组人员三、试验要求试验报告要求有试验目得、试验原理、试验所用仪器、试验记录与试验结果,要求试验记录完整、详细,试验记录表格不够得自行加页.试验数据处理要求用电脑软件精确绘图。第二部分土工创新试验试验报告一、含水量测定试验1、试验目得:用烘干法测定土得含水率。2、试验原理:土得含水量就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得水分质量与达恒量后干土质量得比值,以百分数表示。试验仪器:筛子:孔径为0、5mm。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得其她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天平:感量0、001g。称量盒4、试验数据记录:表1含水量测定试验记录表试验日期12月30日试验者计算者校核者盒号1234盒质量/g23、63023、62223、64023、716盒+湿土质量/g71、92666、32561、66266、696盒+干土质量/g71、41265、88361、26966、253湿土质量/g)48、29642、70338、0242、98土质量/g47、78242、26137、62942、537水得质量/g0、5140、4420、3930、443含水率/%1、07571、04591、04441、0414平均含水率/%1、06081、04294、试验结果及评价实验结果:在室温下,采用得土得粒径为0、5mm,放置在烘箱内,经过12个小时得烘干,取出,计算得:1盒与2盒得平均含水率为1、0608%,3盒与4盒得平均含水率为1、、0429%。评价:在做该试验得过程中,我们遵循着严谨得原则,但就是难免还就是会有一定得误差,经过我们得认真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可能产生误差得原因:1、读数误差.2、在烘干得过程中,可能因为称量盒得盖子没有打开,导致土没有完全烘干.3、称量盒从烘箱里拿出来后,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导致有水分进入土中。二、粘性土得流缩限试验1、试验目得:联合测定土得液限与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使用.2、试验原理:粘性土随着含水量变化,其物理状态与力学性质发生明显得变化。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形状,发生类似于液体得流动;土体处于可塑状态,在重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外力消失后能保持外力消失前一时刻得形状而不变,有一定得抗剪强度。通过给予试样一个小得外力,在一定时间内变形达到规定值时得含水量.塑限试验利用土体处于可塑时,在外力下产生任意变形而不发生断裂;土体处于半固态时,当变形达到一定值(或受力较大)时发生断裂底特点.试验时给予一定外力,使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刚好出现裂缝时所对应底含水量作为塑限含水量。3、试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毛玻璃刀,调土刀,纯水,恒温烘箱,天平,铝盒。4、试验数据记录:表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试验日期12月29日试验者计算者校核者圆锥下沉深度4、08、315、7盒号123456盒质量/g23、65023、64023、63023、64023、52723、705盒+湿土质量/g271、770264、620287、910289、670286、446271、251盒+干土质量/g230、004227、028240、164241、384232、465220、606湿土质量/g)248、120240、980264、280266、030262、919247、546土质量/g208、354203、388216、534217、744208、938196、901水得质量/g39、76637、59247、74648、28653、98150、645含水率/%19、08618、48322、05022、17625、83625、721平均含水率/%18、784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