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海昌****姐淑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发展规划.doc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92020年4月19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发展规划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自评报告》学习要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创办于7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和福州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共同举办,并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院训:明德博学,臻于至善。办学理念:倚质量打造品牌,以创新推动发展。培养方针: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治学治校方略:严谨治学,科学治校。学院功能:人才培养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战略目标:创至诚品牌,建一流学院。战略发展阶段:创立阶段、教学型阶段、教学研究型阶段。发展路径:集成创新,依托但不依赖母体学校。办学定位:本科教育。在有条件情况下,实施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形成以工为主,兼有经、管、文、理等应用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人才培养:以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为载体,以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服务区域:立足福建,服务海西,辐射全国。行政机构:17个。党务及社团机构:6个。教学机构:16个系、基础教学部、福建省至诚职业培训学校等18个教学部门。教辅机构:图书馆、第一实验实训中心、第二实验实训中心、艺术实训中心和共建实验室。专业设置:32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兼有经、管、文、理等。招生:开始,在本二批招生;以福建省为主,面向全国。办学规模:,在校学生规模10437人。校园建设:现代化设施、花园式校园。师资力量:教师1116名,其中:专任教师952名(学院专任教师144名,其余为共享福州大学教师),外聘教师164名;教授127名,副教授261名,讲师412名;外教6名;双师型教师108名。科研立项:近2年,以学院名义共申请获批科研项目12项。教学管理:推行以完全学分制为主线的教学管理改革。已实施选课制、社区管理、第二课堂六大中心建设。质量工程:以学院名义申报立项的质量工程: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2项。开放办学:学院与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实行了学分互认,共同实施“2+2”学生培养模式;每学期派学生赴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交流学习。教学质量:共有135名应届学生顺利考取国内各著名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名考取英国博士。CET4经过率、CET6经过率呈逐年提高趋势。计算机一级获取率接近100%。学生荣誉:学院学生获国家专利1项;获得17项国际级荣誉;学科竞赛中,获38项国家级荣誉、170项省级荣誉。获“全国先进班级”称号一次;获国家奖学金55人次;亚运会入选记者1名;世博会入选大学生记者1名。社会贡献:学院已培养五届毕业生,共计6834名,就业率达95%以上。(说明:以上只是学院自评报告的部分内容,详细请认真阅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自评报告》和观看学院北门、图书馆、南门、东操等展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1.服务面向突出地方性、区域性。2.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强调职业适应性。3.课程体系突出体现以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4.师资队伍突出强调双师型结构。5.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合作教育模式。6.教学环节突出强化实践教学。7.管理理念制度突出体现服务性电气工程系主要结构图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评建办-12-11电气工程系简介办学历史本专业自开始创办,是学院第一批招生的专业之一。同年,成立了电气工程系,专业归电气工程系管理,也是电气工程系唯一的一个专业。专业规划专业设置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及其控制、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专业按“2.5+1.5”模式进行培养,即在两年半的基础教育之后,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社会。师资力量主要依托母体学校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并招聘和培养部分专业年轻教师,特别是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以促进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1)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180学分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情况专业至已连续招生九届,至今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637名,毕业率91.26%,其中获得学士学位592名,占毕业生总数92.94%,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左右。专业当前仍有在校生807名。在校生已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如:中获得“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