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docx
上传人:书生****2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docx

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主题:民族团结班级:班主任:活动时间:2017-12-3活动目的: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我们学校是汉族班和民族班组成,各个班之间和-谐需要和-谐相处。活动准备:让本班学生和13-7民会电班学生准备节目,主持词,还有食品。活动过程:第一环节:全班3点半来到乒乓球2楼活动官,有秩序的坐下来,发提前买好的水果,瓜子,花生,为每个桌子配垃圾袋。第二环节:主持人开始主持: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好: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我们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今天是14-24汉铁乘和13-7民会电“手拉手,结对子”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在校园里,不仅要在各班与各班之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活动,还要教育好学生,民族团结活动,还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是我们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能力,是我们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14机电2班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德育活动课方案2017-01-2620:34|#2楼方案设计思路: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间的团结,民族团结关乎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班就有部分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由于语言、行为、风俗习惯等差异造成一些误解,因此把身边的民族团结之事做好是目前大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次德育活动课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中以自己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调研、讨论总结、践行改正、倡议行动等形式全程参与,能动地改变观念、端正行为。从而达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的。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本专题分为四个阶段,每周组织实施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共同找出问题切入点,设计方案,调研分析,找出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行为。第二个阶段:参与践行。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调研分析,提出倡议的行为方案,以身作责,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动地改变不良行为,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学。第三个阶段:分析问题。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施,本环节知道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调研报告(以及体验心得)并发出倡议。第四个阶段:分享成果。通过回顾活动历程,整理展示活动成果,并交流体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