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考点专题训练选择题1、“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海水C.河流水D.雨水(3)图中新月形沙丘()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B.1—4月移动速度快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1答案:DDA【提示】风沙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影响地表形态的作用有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2)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而且该地以暖流为主(南赤道暖流),因此沙丘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结合所学的知识,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所以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D正确。故选D。(3)“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地以暖流为主,沙丘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夏季海风较强,新月形2沙丘移动速度快,缓坡大致朝向东方,陡坡风力小于缓坡,缓坡降水少于陡坡。A正确。故选A。2、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扇三角洲()A.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B.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D.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2)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①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②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汊多B.多为地下暗河C.流量不稳定D.易改道3答案:DCB【提示】流水地貌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流水地貌。(2)本题主要考查了流水地貌。(3)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解答】(1)水体水面上升则三角洲缩小,A错误。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扩大,B错误。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C错误。扇三角洲的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D正确。故选D。(2)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大小的变化特点可以看出,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是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故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故选C。(3)图示景观为冲积扇,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河流多分汊,A对。河流多在地表流动,B错。4河流流量不稳定,C对。流水沉积量大,泥沙淤积,河流易改道,D对。故选B。3、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1)该地貌类型是()A.海岸地貌B.喀斯特地貌C.河流地貌D.风沙地貌(2)该地貌的地表形态有()①沙丘②峰林③洼地④冲积平原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下列地形区中,该地貌主要分布在()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