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观后感10篇精选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青年都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观后感10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观后感篇一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团史是一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百年峥嵘芳华依旧,回溯过往致敬先贤,为详细学习抗战时期胶东地区革命英烈的'英勇壮举,我们来到莱州市民之家历史革命馆考察学习.通过在历史革命馆实地参观,队员们充分认识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卓越贡献及无数革命英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品质.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是一个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的民族.一走近历史革命馆,就看到一道宏伟的楼梯通往历史馆的大门,在楼梯下方摆放着庆祝建团100周年的标志.进入大厅,鲜红的中国党旗映入眼帘,一瞬间我们沐浴在中国浓厚的革命氛围当中,一个大大的“家”字旁边,环绕着众多的小“家”,大“家”就像中国的领导,而小“家”则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紧紧相拥.这不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力量.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在胶东地区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序参观,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之中,恍若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一尊革命烈士雕像前,我们被深深的打动.那不仅仅是一尊冰冷的艺术品,而是有血有肉的革命前辈站在我们的眼前.领头的革命战士高举着枪,好像是在振臂高呼,冲啊!后面的战士都举起枪杆和手臂.还有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在队伍的后面拿着长矛大声呐喊.虽然他们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我好像就站在战争的现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革命军民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誓死捍卫祖国的决心与斗志.看着他们英雄壮举,我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应该向革命英烈前辈学习,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用自己的毕生心血捍卫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疆土.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观后感篇二以前,我一向想加入共青团,但我将自我同那些优秀共青团员比较时,就感到自我缺点很多,能够加入中国共青团是我的光荣.共青团组织是中国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此,我想结合我自身,谈一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要具有先进政治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青团员应具备的政治思想,增强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要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勤奋工作的态度,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勤学习,勤思考,勇于创新,认真工作.身为一名共青团员,要有勇于创新的思想,不断钻研工程项目难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要有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打好知识基础,不断更新知识,既要注重学问上的深造,又要重视潜力上的提高.最后,要具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要在生活,学习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虚心向他人学习,助人为乐,热心帮忙他人进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诚实谦虚,在青年中起到表率作用.总之,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必须做到有理想,有抱负,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能帮忙别人,团结别人,从而能影响别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我的力量.我是共青团员,真好!此后,我更想透过努力,拉近与党的距离!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2022年建团一百周年观后感篇三今年是我们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作为一名青年,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坚信,我的梦想应该与祖国的梦想结合起来,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我的青春与祖国同在,才能无怨无悔.作为80后的我,曾经憧憬过很多美好的梦想,如今,我从事了一份平凡而光荣的工作——教师.而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有社会担当的教师.青春美好却也短暂,个人的梦想尽管很渺小,但如果是祖国需要的,那千百万青年的梦想汇在一起,就能成为“中国梦”实现的最有利的保障.去年,我如愿考入了公办学校,欣慰的当上了一名教师.作为曾经也是学生的我明白,教师职业看似平凡,可却不只是一个饭碗,更是一份神圣与崇高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等等,那么多赞美教师的话,那么多寄予教师的厚望,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责任.就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下,多少眼睛在渴望知识,多少心灵在等待塑造.初为人师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