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福建龙海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评试题(含详解).docx
上传人:书生****专家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解析福建龙海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评试题(含详解).docx

综合解析福建龙海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评试题(含详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龙海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水对溢水杯底部产生的压力比两小球投入溢水杯前增加了,已知小球A、B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则()A.F浮=1.2N,=0.2NB.F浮=1.2N,=1.2NC.F浮=1.0N,=1.0ND.F浮=1.0N,=0N2、“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水平面的木桶时,水对木桶底部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最大压强由最长木板决定B.木桶的质量决定压强大小C.木桶的底面积决定压强大小D.补齐短木板能增加最大压强3、如图为七星游乐场中的一款游乐项目,爸爸用滑轮组将小红升上去,若小红重(不计摩擦力及椅子、横杆和绳重),每个动滑轮重为,提升过程中爸爸手中的绳子在内移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上升的距离为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C.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D.此过程所做的额外功为4、测量油的密度的简单方法是:在玻璃水槽里注入30厘米深的清水,拿一支25厘米长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地插入水中,再沿管内壁缓缓地注入植物油,直到玻璃管内植物油液柱的下底面刚好下降到管口为止,这时用刻度尺测出的深度如图所示,则植物油的密度为()A.千克/米B.0.33×103千克/米C.0.8×103千克/米D.0.5×103千克/米5、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站在滑雪板上滑B.坦克装有履带C.刀刃磨得很薄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6、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中小学强化学生体质,增强体育锻炼,并且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综合施策全面防控青少年近视。下列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正确的分别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7、电动自行车因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关于电动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装置相当于省力杠杆B.电动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车鞍做成宽且软是为了减小压力D.电动自行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点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悬挂在A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动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C.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动力作用在A点一定比作用在B点要费力D.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点还是B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9、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低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大气压降低,沸点也会随之降低10、如图所示,斜面长s=3m,高h=0.5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5s内将重4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60J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之一是方便测量;(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个钩码(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相同)(3)小明又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吋,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变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