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一条****彩妍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答案.docx

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答案《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材料2022年2月1日,霍松林先生在走过人生第97个春秋后,溘然长逝。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教书70多年,仅在陕西师范大学执教就有半个多世纪。一生平淡而又非凡。霍先生讲课很有特点,他为本科生讲古文,诗、词,从来不看讲义,边背诵,边讲解,却一字不差。跟别的老师只管讲解不同,霍先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严格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名著、精读必要的古典名著,以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霍先生把订精力放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上。到2022年,霍先生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和70余名博士。他们走向全国各地,大都成为所在单位教学科研的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学界称之为霍家军。而他本人则被誉为关西孔子海内儒宗。鉴于他几十年来为学校作出的杰出贡献,陕西师大于2022年为他颁发了陕西师范大学杰出贡献奖,奖金100万元。但他随即用其设立了霍松林国学奖学金,以奖掖后辈。霍先生有句名言:我的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的一句名言:若无新变,不能代雄。霍先生与弟子傅绍良合著的《盛唐文学的透视》,开辟了盛唐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给后来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是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自己除撰有《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如校注《滹南诗话》《瓯北诗话》,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说注》《控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我至今还记得,1982年霍先生主持召开全国首届唐诗讨论会的情景。当他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这次全国性的唐诗讨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唐代以来的第一次,此话气势非凡,振奋人心。也是在这次会议上,程千帆先生给霍先生题写斋榜唐音阁,从此,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霍先生晚年仍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译诗集》《唐音阁诗词集》《唐音阁随笔集》等系列著作。2022年霍先生90寿辰时,他亲自整理编撰的《霍松林选集》(十卷本)正式出版,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成就。学海珠玑光简册,诗坛星月耀乾坤,这是霍先生1982年献给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的诗句,今天用来概括先生的学术风范也十分恰当。先生离开我们了,但唐音永存,他的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千古。(摘编自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题目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霍松林先生一生经历平淡而成就非凡,他教书生涯长达70多年,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陕西师范大学度过,但他桃李满天下,且著作等身。C.霍先生教学强调基础。他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精读古典名著,而先生本人上课时更是对古文、诗、词边背边讲。D.霍松林先生为培养人才倾尽心血,被同仁誉为关西孔子海内儒宗,他所教的学生被学界称为霍家军。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理论教材,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就是由霍松林先生编写的,该教材力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编写。B.霍松林先生在全国首届唐诗讨论会上致辞时说,我们这次唐诗讨论会在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这种非凡的气势使与会者深受鼓舞。C.霍先生著述众多,除自己撰写以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控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等D.1982年,在全国首届唐诗讨论会上,程千帆先生给霍松林先生题写斋榜唐音阁,使得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9.霍松林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阅读答案7.D8.AD9.①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或:研究为教学服务。)强调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②放宽研究视野,注意研究方法。强调断代研究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③强调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开辟了盛唐文学研究的新领域。④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霍先生的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⑤注重广泛的学术交流。主持召开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⑥坚持不懈。像霍先生那样晚年仍笔耕不辍。(以上几点涉及学术方法、学术态度、学术素养等几个方面。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