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内蒙古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新冬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理科)考试时间:2017年5月满分:7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特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D.蕨类植物2.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澳大利亚东北部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回答3~4题。3.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A.石灰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4.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5.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6~7题6.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是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7.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气温T(T冬表示冬季气温,T夏表示夏季气温)应是()A.T冬<18℃B.T夏<18℃C.T冬<10℃D.T夏<20℃8.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左边是南坡,右边是北坡,位于北半球亚热山地的是()地的是(9.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多生长油松,这一现象反映了地域分异的哪种规律()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分异分异规律10.下列物质和能量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B、棉花C、耕地D、石油11.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铝土矿B、耕地C、森林D、水能12.目前世界上利用最广泛的能源资源是()A、核能B、地热C、化石能D、太阳能13..农业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有()①炎热的气候②丰沛的水源③平坦的地形④广阔的草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14--16题。14.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7%D.60%15.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从原始型走向传统型B.传统型走向过渡型C.过渡型走向现代型D.各省区全部进入现代型16.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人认为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理由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人口众多,民族众多D.基因研究处世界顶尖水平17.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8--20题。18.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19.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20.有关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社会的人口“流浪”迁移,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C.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入城市D.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