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wk****3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南省长沙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南省长沙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赵匡胤答案:A解析:秦始皇,即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因此被誉为“千古一帝”。选项B的汉武帝、选项C的唐太宗和选项D的赵匡胤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但不符合“千古一帝”的称号。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辛亥革命是1911年的反清革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卅运动和抗日战争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3、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四条悖论,其中著名的“两分法悖论”指的是:“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距离目的地之半的地方,而在到达那半程之前又必须先到达那半程的一半……如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运动是不可能的。”这个悖论A.否认了静止的绝对性B.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答案:C解析:“两分法悖论”描述的是物体在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前,需要无限次地到达其半程的地点,从而推断出运动是不可能的。这个悖论实际上是在通过无限分割时间的方式来质疑运动的真实性。A选项“否认了静止的绝对性”与悖论内容不符,因为悖论并未直接涉及静止的绝对性,而是专注于运动的可能性。B选项“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也不符合悖论的主旨,因为悖论并没有在探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而是在质疑运动的可能性。C选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准确地指出了悖论的核心观点,即认为由于运动需要无限次地分割时间和距离,因此运动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是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选项“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与悖论内容相反,悖论是在质疑而非夸大运动的绝对性。综上所述,C选项最符合“两分法悖论”的核心观点。4、唐朝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农民生产粮食越多越好B.粮食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根本对立的D.封建社会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答案:D解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辛勤耕种却仍然难以维持生计的现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某种社会现实。A选项“农民生产粮食越多越好”是对诗句的表面理解,没有深入到诗句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中去,故排除。B选项“粮食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虽然表述正确,但并未直接反映诗句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现象,故不选。C选项“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根本对立的”虽然指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但诗句中并未直接提及地主阶级,且这不是诗句所要强调的主要哲理,故排除。D选项“封建社会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准确地把握了诗句所要表达的核心哲理。诗句通过农民辛勤耕种却仍然难以果腹的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所遭受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答案。5、唐代科举制度中的“明经”科主要考察应试者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请问以下哪一部经典不是“明经”科考查范围?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礼记》答案:C.《道德经》解析:唐代科举制度中的“明经”科主要是为了选拔通晓儒家经典的官员,因此考查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的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以及《春秋》。而《道德经》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不属于“明经”科的考查范围。6、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但在16世纪中期开始对海外贸易有所开放,请问以下哪个港口成为了当时官方允许的对外贸易港?A.广州B.泉州C.宁波D.扬州答案:A.广州解析:明朝初期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然而到了16世纪中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需求增加,以及为了更好地控制海上活动,明朝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海外贸易的限制。广州作为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官方许可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对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7、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是:A.统一度量衡B.实行郡县制C.阻止儒家学说传播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和建立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