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芦花七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萌运****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芦花七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芦花七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成绩(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2分)亲爱的同学,半学期以来,你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在这个小小的考场里,你就是主人,只要你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2分)1.请根据下列语境据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shì()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这些言语níng()聚着田晓菲对北大的浓浓深情。安恬()shì()言撷()取níng()聚2.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5.仿写例句,(2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语文是,。6、“腹有诗书气自华”,完成下列诗歌默写。(12分)①,铜雀春深锁二乔。②谁道人生无再少,。③《次北固山下》中被誉为“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写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开阔的是,④《次北固山下》中将景物拟人化而有生机,在自然理趣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5)中庭地白树栖鸦,。(王建《十五夜望月》)(6)四面湖山归眼底,。(这是湖南上面的对联)(7),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书两广总督府的对联)(8)识记作者:,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7、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4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有关汤姆和蓓姬的哪几个故事?(至少写两个)(2分)。(2)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老师希望你用文字为汤姆“画”一幅肖像画,你是这样“画”的:(2分)8.口语交际(4分)一天,某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张红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居的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张红要向班主任仲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张红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1)张红对老师说:(2)张红对爸爸说: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苏轼《水调歌头》,回答文后问题。(4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10.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寓言二则》,回答文后问题。(17分)(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