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肴之战》文言知识梳理(范文)第一篇:《肴之战》文言知识梳理(范文)《殽之战》文言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通“避”,躲避)2、以间敝邑(间,通“闲”,使……得到休息)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通“餍”,满足)4、堕军实而长寇雠(堕,通“隳”,毁弃)5、乡师而哭(乡,通“向”,对着)6、不以累臣衅鼓(累,通“缧”,绳索,此处用作动词,捆绑)(二)一词多义1、免(1)左右免胄而下(摘下,脱下)(2)妇人暂而免诸国(赦免,释放)2、乘(1)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四)(2)超乘者三百乘(前一个,兵车;后一个,一车四马为一乘)3、辞(1)公辞焉(拒绝)(2)使皇武子辞焉(辞谢,实为下逐客令)4、御(1)晋人御师必于殽(防御,狙击)(2)梁弘御戎(驾御)5、实(1)彼实构吾二君(的确,确实)/4(2)堕军实而长寇雠(成果)6、从(1)敢犒从者(跟随,跟从)(2)若从君惠而免之(顺从)(三)虚词1、以(1)劳师以袭远(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3)遂墨以葬文公(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5)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2、为(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2)为吾子之将行也(3)为从者之淹(4)莱驹为右3、焉(1)公辞焉(2)有二陵焉(3)余收尔骨焉(4)君何辱讨焉4、其(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4)吾子取其麋鹿(5)吾其还也(6)其为死君乎(而,连词)(用、拿,介词)(来,连词)(因为,介词)(在,介词)(因为)(担任,动词)(他,代词)(表示肯定语气,助词)(于之,到那里,兼词)(他们,代词)(他们的,代词)(它,指秦军,代词)(那,代词)(其中的,指原圃中的,代词)(还是,语气副词)(难道,语气副词)/4(用来,连词)(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四)重点实词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2、穆公访之蹇叔(咨询,征求意见)3、蹇叔之子与师(参加)4、无礼则脱(疏忽,纪律不严)5、为从者之淹(停留)6、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放掉,释放)7、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废弃,撤职)(五)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若潜师以来师,名作动发兵2、秦师遂东东,名作动向东出发3、左右免胄而下下,名作动下车步行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名作动做生意5、子墨衰绖墨,名作动染黑6、遂墨以葬文公墨,名作动穿黑色衣服7、晋于是始墨墨,名作动穿黑色衣服8、先轸朝,问秦囚朝,名作动上朝9、秦伯素服郊次素服,名作动穿素服;郊,名作状10、武夫力而拘诸原力,名作动竭尽全力11、劳师以袭远劳,使动使……劳累;远,形作名12、入险而脱险,形作名险要的地方13、而以贪勤民勤,使动使……劳14、彼实构吾二君构,使动使……结怨15、以逞寡君之志逞,使动使……满意16、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辱,使动使……受辱(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判断句/4在郊外远方的国家2、晋人御师必于殽。介后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判断句4、牛十二犒师。定语后置句5、使归就戮于秦。省略(代词“之”);介后6、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判断句7、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介后8、尔何知!9、败秦师于殽10、将殡于曲沃。宾语前置句介后介后/4第二篇:《秦晋肴之战》文言练习课堂练习:《秦晋殽之战》一、文学文化常识(共14分,每空2分)1.《左传》是的简称,该书原名,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撰,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与、合成“春秋三传”。2.“”是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共54分,除9、11题每题6分外,其余每题3分)1.冬,晋文公卒.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3.穆公访诸蹇叔.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5.且行千里,其谁不知.6.蹇叔之子与师.7.文王之所辟风雨也.8.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9.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10.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11.且使遽告于郑/遂发命,遽兴姜戎..12.则束载、厉兵、秣马矣..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14.遂墨以葬文公.15.彼实构吾二君.16.堕军实而长寇雠.三、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句子:()(3分)A.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B.函梁君臣之首C.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D.乡师而哭四、指出下列句子与“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句是:()(3分).A.劳师以袭远B.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D.羝乳乃得归。..五、指出下列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共12分,每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