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7篇.docx
上传人:St****12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7篇.docx

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7篇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目标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践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学术状况分析1、教材:高二是高三的关键一年.从教材来看,第一年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从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了品味鉴赏,还增加了诗歌、小说等阅读单元.在写作中,要求学生掌握好议论文写作和处理话题作文的能力.2、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学习语文还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语文兴趣差.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课外迁移不够,读写能力有待加强.三、工作重点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的教学大纲,钻研新的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2、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日常工作的落实和检查,有定期检查总结和整改措施.3、以“读”和“写”的教学为出发点,带动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4、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句、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成语等.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四、具体措施1、强化实践,努力打造探究式能力班.每个单元侧重于1—2节“讲课和阅读课”.以“课”为例,通过类比,着眼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力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达到“教而不教”的目的.“自习课”一定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强调自习课的内在特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要简化“自习”和“教读”两个课“一刀切”的方法.2、注重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些课文来不及,要做选择.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是积累文言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特别注意阅读和听写的指导,适当补充文言文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3、阅读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者摘抄,评论,讲课,或者讲座,让课外阅读教学因为“课”和“人”而得以付诸实践.4、写作练习也包括在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定期定量完成写作任务.此外,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想、说、练”.5、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6、加强高考信息研究.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中的高考试题,制定有效措施,确保高考知识注入到日常教学中.7、强化教学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8、开展了各种课外语文活动.9、认真组织单元考试、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力求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10、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学和考试的信息.2022年学校高二语文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1、遵循部颁教学大纲,关注高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坚持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继续学习、工作、生活和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础,要为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打好基础的指导思想,继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及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途径.2、高二用一学年进行文学教育这是一件新事物.高中文学教育的性质、目的、要求等该怎样定位,和高考的文学鉴赏考查有怎样的联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坚持历史唯物主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学文学教育的历史,分析今天文学教育的现状,以改革求发展,就成为高二文学教育中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二、教学要求(一)文学作品鉴赏本学期集中进行诗歌和散文的文学鉴赏教学.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感知、理解、品评诗歌和散文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诗歌教学包括二个单元:先秦和汉魏晋诗歌,以及唐宋诗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个层面:学习诗歌要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内容首先要抓意象,形式重点抓象征.教学中不必纠缠于意象和象征的概念和定义,要把能理解、会解说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作为教学达标的重点.第二个层面:了解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通过反复吟咏,准确把握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语言节奏.第三个层面:涵咏诗意、品赏意境,了解诗词格律常识.从意境出发,是鉴赏诗歌内容的有效途径,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要引导学生自己体悟,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去尝试填补艺术空白,品尝诗歌意境.以上三个层面的鉴赏能力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从始至终都应以吟咏、背诵作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