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高三高考实战模拟(全国1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届全国高三高考实战模拟(全国1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pdf

2024届全国高三高考实战模拟(全国1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届全国高三高考实战模拟(全国1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第(2)题如图所示,质量M=3kg、倾角=37°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叠放质量m=2kg的光滑楔形物块,物块在大小为19N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与斜面体恰好一起向右运动。已知sin37°=0.6,cos37°=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²则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0B.0.18C.0.25D.0.38第(3)题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原线圈与一理想交流电流表串联后,接入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当电阻箱的阻值为25Ω时,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5.0V;现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5Ω,此时(  )A.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为120VB.电压表的示数为15VC.电流表的示数为0.6AD.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45W第(4)题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个平行纸面带绝缘凹槽的光滑倾斜滑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和(),加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分别将质量相等且带等量正、负电荷的小球a、b依次从两滑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关于两球在槽上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球沿槽运动的最大速度分别为和,则B.在槽上,a、b两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C.a、b两球沿槽运动的时间分别为和,则D.a、b两球沿直槽运动的最大位移分别为和,则第(5)题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材料和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甲、乙两斜面的高度与长度的比值分别为、。一小木块分别沿甲、乙两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该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2B.0.3C.0.4D.0.5第(6)题卡路里是健身爱好者熟知的能量单位,将其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A.JB.N·mC.kg·m/sD.kg·m/s第(7)题如图所示,物块a带正电,表面都涂有绝缘层的物块b不带电,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块b,两物块一起无相对滑动地沿地面加速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变小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变小第(8)题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在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刻传到L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能描述处质点振动的图像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题)第(1)题如图所示,高为d且足够宽的虚线区域内部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区域上方足够大的区域内是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从电场下边沿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量为-q0,质量为m的微粒M,微粒经电场加速后从上边沿O点进入磁场。某时刻,从电场上边沿与O相距s的某点P,以大小为v,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发射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N。M、N在磁场中经过一次运动后恰好在离开磁场时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相遇后M、N结合为一个大微粒X继续运动。不计重力、空气阻力和微粒间电场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释放微粒M与发射微粒N的时间差可能为B.若微粒N带正电,其带电量大小为C.大微粒X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可能为D.若微粒N带负电,结合后大微粒X可能不会进入磁场区域第(2)题如图所示是某水域的剖面图,A、B两区域最大水深分别为点O处于两部分水面分界线上,M和N分别是处在A、B两区域水面上的两点。若t=0时刻M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N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形成以M、N点为波源向左、右传播的水波(可看作简谐横波),两波源振动频率均为2Hz,其波速跟水深关系为式中h为两区域水的最大深度。当t=1s时,O点开始向上振动。已知A、B区域水波的振幅均为5cm,水深O、M间距离为3m,O、N间距离为6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B两区域水波的波长之比为4:3C.t=1.5s时,O点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