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集锦.pdf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集锦.pdf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集锦.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集锦选择题1、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天然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林冠的截留量会直接影响()A.地面径流B.下渗C.地面蒸发D.地下径流(2)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会随降水量增加而()A.先减后增B.先增后减C.持续减少D.持续增大(3)中小雨量(28mm以下)时,人工林比天然林截留能力更强,主要是由于人工林()A.林木低矮B.郁闭度大C.树种丰富D.冠层更厚答案:AC1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林冠的截留量会直接影响是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减少了,对下渗、地面蒸发、地下径流会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注意题目问的是率不是量,根据两条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是变小的,降水量在增加,但截留量的增加速度不如降水量增加速度快,说明截留率在持续减少,C正确,ABD错误。(3)中小雨量(28mm以下)时,人工林比天然林截留能力更强,是因为人工林,树种相对单一,郁闭度大,但林木不一定低矮。而天然林树种丰富,高低错落,冠层更厚,B正确,ACD错误。2、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及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影响③地貌形成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下渗D.地表径流(2)图中煤层所在岩层可能发现()2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流纹岩(3)下列气候中可同时形成落叶阔叶林植被的是()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A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岩石的特征及成因。(3)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分布。【解答】(1)读图可知,③地貌为山前洪(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故影响③地貌形成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故选D。(2)煤层所在岩层为沉积岩层,故最可能发现石灰岩;大理岩为变质岩,花岗岩、流纹岩为岩浆岩。故选A。3(3)根据所学知识,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D。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有()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④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提示】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吸收、转化、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①错。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③③④对。故选B.4、如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回答下列小题。4(1)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最主要补给分别是()A.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B.雨水、地下水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2)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内陆水循环B.大多是内陆水循环、少量是海陆间水循环C.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D.只有海陆间水循环答案:CC【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5(1)结合图文材料信息,河流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分析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判断补给类型。(2)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答】(1)该河上游7月份流量最大,即出现夏汛(该河在北半球),但是整体流量不大,因此是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在冬季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川融水,只能是大气降水补给。故选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