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易出现的几个问题.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易出现的几个问题.doc

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易出现的几个问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人工挖孔桩在山前回填场地施工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关键词:人工挖孔桩;问题;处理方法Abstract:Withanexample,introductionofmanualdiggingpilepronetoproblemsandtreatmentmethodsbackfillvenueconstructioninPiedmont.Keywords:artificialdugpile;problem;approach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人工挖孔桩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成桩质量可靠、工程造价低、可以全面展开施工易于控制和缩短工期、又无噪音和环境污染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在水位较低且水量较小、砂层较薄且不松散、无连续软弱土层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处理工程中。人工挖孔桩宜在地下水位以上施工,适用于人工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砂土层、碎石土层和风化岩层,也可在黄土、膨胀土和冻土中使用。尤其在覆盖层较深且具有起伏的基岩面的地区,采用人工挖孔桩,可将上部荷载通过桩身传递给基岩,受力合理,成桩质量较高。在山前回填场区施工人工挖孔桩时,由于回填场地的质量问题和下部起伏的基岩面及溶洞、裂隙等问题会给桩基施工带来困难。下面结合实例,谈谈人工挖孔桩在山前回填场地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工程概况某水泥有限公司在山东枣庄峄城南部山区建两条5000T/D水泥生产线。其熟料库直径45m;水泥库为六联体筒仓,高36m,单体直径15m。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熟料库共设计桩120棵,桩径1000mm,C3O砼;水泥库共设计桩88棵,桩径1000~1600mm,C35砼。均为端承桩,嵌岩深度≥0.8m。2.场区地质情况2.1工程地质场区位于山前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高程介于91.73m~126.24m,高差较大,场坪呈阶梯状。地层情况如下:①表土:黄褐色,含植物根系及个别灰岩碎块,厚度0.2~1.0m;②粉质粘土与含碎石粉质粘土互层:黄褐色,含少量灰岩碎、砾石,直径0.5~10.0cm,局部含量达25%~50%,可塑~硬塑,厚度0.3~3.3m;③粘土及含碎石粘土互层:棕黄色,含灰岩碎、砾石,直径0.5~1.0cm,硬塑,厚度0.3~11.0m;④强风化角砾岩:杂褐色,岩芯成柱状、短柱状,碎屑含量50%,泥-钙质胶结,孔隙式胶结,砾状结构,厚度1.4~14.2m;⑤坚硬灰岩:青灰色,岩石质纯坚硬,块状构造,隐晶质结构,该层未揭穿。2.2水文地质区内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的综合控制,地下水类型为岩溶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影响。由于工程勘察期间属枯水期,未见地下水,工程施工时经过雨季降水的补给,地下水位上升,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3.施工工艺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孔口彻筑→开挖土方→测量控制→支设护壁模板→设置操作平台→灌注护壁混凝土→折除模板继续下一段的施工至成孔→钢筋笼沉放→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桩身混凝土→成桩。4、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4.1场坪问题及处理方法4.1.1场坪问题该场区建在山前地带,高差较大,且有冲沟发育,经回填改造为阶梯形场地。平整场地时,施工单位未考虑下部施工的问题,把一些大块石未经破碎就直接埋在地下,给挖孔造成了很大困难。4.1.2处理方法对不能整体运出孔外和半部在挖孔范围内的弧石如用风镐掘进困难较大,不但耗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施工进度慢,会严重影响工期。经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协商论证,决定采用爆破手段把孔内大块石和半部在挖孔范围内的探头石破碎成小块运出孔外,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4.2资料不详及处理方法4.2.1勘察资料问题工程勘察单位勘察场地时是春季,属枯水期,场地为原始地貌。场坪后地层变得较为复杂,虽经补充勘察,但因钻孔的局限性,未能如实全面的反映场区地层及水位情况。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属丰水期,且施工期间阴雨连绵,山上渗下的水量较大,除地表积水外,水泥库挖至地表下6米即见水,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4.2.2处理方法首先提高第一节井圈护壁高出地表的高度,防止地表水进入孔内。孔内积水用GS20型潜水泵抽出并排出施工区,防止地表水积水量的增加。护壁模板支好后,待孔内积水抽净再灌注护壁混凝土。拆模后如发现漏水现象及时加以堵塞或加导流管导流,尽量减少孔外水的流入。在涌水量较大处适当增加护壁的钢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加早强剂,增加护壁抗压防水的能力。4.3爆破问题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