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藏经所阐述的地藏菩萨地藏经所阐述的地藏菩萨2022-03-2416:00:01小编:admin此即径由菩萨愿力大于一切众生业力之总和而圆入法界!经典有其一贯的语言模式与思惟模式,此一模式之形成,应是印度行者之一贯立场,且此立场亦必出自瑜伽行法中的「定中见」之后而产生的;一位译经家若无此定中见的经验,必不能以此世间结构中的景象来述说其定中境界与定中生命之情形,而此「定中境」与「定中生命」,即是法界与法身之概况。定中境与定外境即是法界与世间之别,然欲入定中境,必藉由「入定」之卦限转移的枢要,此云「入定」或「定中境」、「定中见」,亦可称其为「入三昧」或「三昧境」、「三昧见」。其中的「三昧见」实是三昧力,以三昧力能转业力故,定中见之作用非唯巨大而己,众生业力能深巨海、能敌须弥、能障圣道;唯此三昧力能化解众生业力!唯此三昧力能转化业力!然而,入三昧之触点,是每一行者必备的训练过程!此训练即是圣解脱道的第一功课,欲至此一「修行开始线」,则必需具备「资粮道三要件」,以及前行中的「四项修法」;若是尚未具足此二条件,即欲入定或入三昧,则是徒托空言,无有是处!此二部分统称为「前行资粮道」,唯有具备此技术面与工程面之要件后,禅观行法方能入三昧。又,于定中之见,其生命是活的、成长的!是故行者入定后,不可内守幽闲,否则,虽真亦萎,故称焦芽败种!因此行者必须将其生命定于「永恒的成长」或「无尽的超越」中,唯能具此二要件,方属大乘行者!此中,必拥有无尽的菩萨愿力,而此愿力必大于一切众生之总和,亦唯其如此,方为普贤行者,方为普贤乘之一员。地藏经之所阐释,即在此前提下所开展出来的境界,此一境界,地藏三经统称为「一实境界」,此即华严经中的「一真法界」,亦即普贤乘中的「果地觉」。先提果地,后广陈因地世间结构中的「众生心性」与「六尘五蕴」之相互作用,此行文结构为地藏经等性宗经典的语言模式与思惟模式,三部地藏经全在解析世间结构以及世间生命所陷入泥沼中的状况;而地藏经中所提出的地藏菩萨,则是指──行者生命中,此一生命因素的行径与作用,而此地藏菩萨的生命作用即是圆融道的直接卦限转移作用。换言之:地藏菩萨乃直示世间众生的生命结构,尤以识性发达之众生依于大脑之作用而法尘飞扬,易于与识、想、行相激荡,故云心识无定,欲修定力,亦以大脑推理之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想当然耳的「自定义定」而自以为定,那哪是瑜伽行法中的定!?故地藏三经直取圆融道之大愿力,以法界结构必须有两项必要条件──即菩萨愿力与众生业力相应!此相应之情形,即构成圆融道中圆融之定义:「圆融」乃圆融真与妄,圆融世出世间,故于普贤乘中称为世出世间,而不许世与出世间相对立,此一圆融,不只理上圆,事上亦圆;既在事上能圆,是故不仅「理事圆融」,亦许「事事无碍」矣!故就地藏经而言,圆融道即是圆世间生命以入法界之生命!此即径由菩萨愿力大于一切众生业力之总和而圆入法界!!既无须经由净土而再起圣解脱道之行法;亦可经由此圆融道而圆瑜伽行之禅观,超越中观义学,径登华藏玄门!!此不仅圆果,亦圆因。易言之,圆融道金三角之殊胜行法,乃普贤乘中切中之切,当此末法中,对那些于圣解脱道的瑜伽行、禅观行法失去依学标准的慕道众生而言,圆融道无疑是坚净信菩萨与普贤菩萨等…一再为后世末法众生请法之根本标的。圆融道中的「归零功课」即忏悔法门,「行菩萨道」即发广大愿,为自己在法界中定位之标竿,而「对三宝具足信心」则是一切愿力之基础!所以,地藏菩萨作为生命中(世间生命与法界生命)卦限转移的关键,正说明此一生命因素为──生命中,由世间转入法界的触媒,正是圆融道的总关键。以是故,地藏菩萨为因地众生圆融道之本尊,普贤菩萨为果地之本尊,所以,法器表法一头为锡杖、一头为五钴杵,是此之谓也!拓展阅读:诵读感应实录一位邻居对我说,她的女儿怀孕八个月了,妊娠反应一直强烈。近几个月来胎儿经常在腹中拳打脚踢,使得女儿非常痛苦。有人对女儿说念佛能减少痛苦,女儿也信,但因为她们是回民,信伊斯兰教,所以不敢念。我对她讲,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中国的道教、儒教都是正教,都是宣扬仁爱,劝人行善的。他们名为宗教,实则都是对人类的精神界进行探索、规范与启蒙的学校,只不过教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如同世间的小学、中学、专科或大学。佛教讲的知识是揭示宇宙及人生的普遍真理,它认可和包容所有的正教,如同一所综合性大学。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孔夫子教给学生的是做人的最基础知识:仁、义、礼、智、信,如同小学,他是启蒙我们的校长。老子教给我们的是在做人的基础上,如何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开发人体的潜能。又分析天地五行、易经八卦,力求天人合一,令人生过得更和谐美满,我把他比做中学的校长。穆哈默行和耶稣基督更是世界上许多种族、国家、和人民的精神导师,如同专科学校校长或高中校长。而这些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