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pdf

2024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3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一10题。(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③。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②格:打斗,击杀。③爨(cuàn):烧火煮饭。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是盗贼的诡计,将来他逃跑了,追捕他不也是很劳累的啊?B.那是盗贼的诡计,将来他逃跑了,难道你不会被他所连累吗?C.那是盗贼的诡计,并且他要是死了或是逃走了,追捕他不也是很劳累的啊?D.那是盗贼的诡计,并且他要是死了或是逃走了,难道你不会被他所连累吗?9.下列对三篇诗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三篇文章都强调了守土有责的为官之道。B.三篇文章都体现了安贫乐道的人生信条。C.三篇文章都表现了坚守自我的价值追求。D.三篇文章都展现了尽职尽忠的高贵品格。10.三篇诗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不同的君子之德。【甲】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诗人已从1思想上舍弃了富贵荣华之念。【乙】文中作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醉,体现了他在仕途失意时仍然豁达的胸怀。【丙】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居贫困仍赠衣食与孤遗者的事件反映了元德秀为官守正、信任他人、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8分)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6分)让阅读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①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阅读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成长的极端重要性,他掷地有声的发言其实也在导引人们思考如何通过阅读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②今天,人们的阅读对象,早已不只是纸质书籍。有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当下,有人习惯于手不释卷,独爱翰墨书香,在纸质书卷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钟情于视听兼备,喜欢声画共赏,在数字化世界里享受读书的乐趣。数字化阅读确实让阅读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然而也引发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方面的担忧。当白纸黑字化为虚拟数字、实体书籍变身数码屏幕,当新媒介、新场景改变了阅读习惯,碎片化、轻量化日益成为阅读的新特点,我们该怎样实现阅读的意义,又该怎样继续传递书香?③应该看到,阅读的一个目的在于求知。从“读书”到“读屏”,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纸质书籍的电子化,让获取知识更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