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pdf

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办理灵活就业⼈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员认定、办理灵活就业⼈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员认定、就业登记、社会保险补贴⼯作程序(参考资料)⼀、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范围: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和有就业需求的失业⼈员可以到当地公共就业和⼈才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办⼈⼒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办理失业登记。1.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2.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单位失业的;3.个体⼯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经营的;4.承包⼟地被征⽤,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5.军⼈退出现役且未纳⼊国家统⼀安置的;6.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或解除劳动教养的;(⼆)申请材料:居民⾝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户籍证明(本地户籍⼈员需提供居民户⼝薄,在常住地登记的⾮本地户籍⼈员提供居住证),现场填写《失业登记表》(附件1)(三)办理时限:在专⽹办理情况下,材料齐全、⼿续完备的即时办结。(四)登记失业⼈员出现下列情形之⼀的,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办⼈⼒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注销其失业登记:1.被⽤⼈单位录⽤的;2.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商营业执照的;3.已从事有稳定收⼊的劳动,并且⽉收⼊不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的;4.已参加职⼯养⽼保险;5.已享受基本养⽼保险待遇的;6.完全丧失劳动能⼒的;7.⼊学、服兵役、移居境外的;8.被判刑收监执⾏的;9.终⽌就业要求或拒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10.连续6个⽉未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的;11.已进⾏就业登记的其他⼈员或连续缴纳个⼈所得税6个⽉以上。⼆、就业困难⼈员认定就业困难⼈员是指因⾝体状况、技能⽔平、家庭因素、失去⼟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员。(⼀)认定范围:符合就业困难⼈员条件的登记失业⼈员,到当地公共就业和⼈才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办⼈⼒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就业困难⼈员认定。1.⼤龄失业⼈员。指男性年满50周岁、⼥性年满40周岁以上的失业⼈员。2.抚养未成年⼦⼥单亲家庭中的失业⼈员。指抚养未满18周岁⼦⼥的单亲家庭中的失业⼈员。3.享受最低⽣活保障的失业⼈员。4.残疾失业⼈员。5.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其他失业⼈员。6.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本⾏政区域内城镇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有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就业且进⾏了失业登记的城镇家庭。7.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是指农村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有转移就业愿望,年⼈均收⼊在当地平均⽔平50%以下,且⽆⼈在⼆、三产业就业的家庭。8.被征地失业⼈员。指因国家征地失去⼟地或家庭⼈均耕地不⾜0.3亩的农村失业⼈员。9.离校未就业的⾼校特困⽣。10.建档⽴卡的农村贫困⼈员。(⼆)申请材料:1.居民⾝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户籍证明(本地户籍⼈员需提供居民户⼝薄,在常住地登记的⾮本地户籍⼈员提供居住证)(需在有效期之内);2.抚养未成年⼦⼥的单亲家庭提供丧偶或离异相关证明;3.享受最低⽣活保障的失业⼈员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4.残疾失业⼈员提供残联部门核发的《残疾⼈证》;5.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失业⼈员指进⾏失业登记1年以上(以办理失业登记⽇期为准),且失业期间每季在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少有1次求职记录,且⽆经营性、投资性收⼊的失业⼈员。6.城镇零就业家庭中的失业⼈员提供居民户⼝簿、家庭成员《就业创业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居民居住证);7.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中的失业⼈员提供居民户⼝薄、村(居)委会出具的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证明;8.被征地失业⼈员提供村(居)委会出具的证明和乡镇(街道办)政府⾃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失地证明;9.离校未就业⾼校毕业⽣需持《特困证》;10.《就业困难⼈员认定表》(附件2)(三)办理时限:在专⽹办理情况下,材料齐全、⼿续完备(或通过⼤数据平台可以查询)、通过调查核实的20个⼯作⽇内办结。三、灵活就业⼈员就业登记劳动者从事灵活就业的,由本⼈在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办理就业登记。灵活就业⼈员:指以⾮全⽇制、临时性和弹性⼯作等灵活形式就业⼈员(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营劳动者:包括⾃我雇佣者(⾃谋职业)和以个⼈⾝份从事职业活动的⾃由职业者等,如:⾃由职业者,律师、⾃由撰稿⼈、歌⼿、模特、中介服务⼯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时⼯、街头⼩贩、其他类型的打零⼯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