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判决书格式是怎样的判决书怎么写【引言】判决书格式是怎样的判决书怎么写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裁判文书与判决书的区别法律常识:裁判文书与判决书的区别如下:1、二者作出的依据不同,判决书根据的法律是实体法;2、二者适用的事项不同。判决书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上的法律关系以及部分的程序问题;裁定书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二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二、一审民事判决书范文一、一审民事判决书范文(2001)**民初字第60号原告**,男,1979年**月**日出生,汉族,**小学教师,住**市**路**号。被告**,男,1978年**月**日出生,汉族,**中学教师,住**市**路**号。第三人**,男,1969年**月**日出生,汉族,收藏家,住**市**路**号。。原告**与被告**、第三人**所有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01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分别向各方当事人送达了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民事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当事人权利义务须知及开庭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2001年**月**日公开开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原告**、被告**、第三人**均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01年**月上旬,受被告的胁迫,以人民币20万元价金将一幅珍贵的旧画出售给被告,并当即交付。后来,经专家鉴定,该旧画时价为人民币150万元。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撤销原告受胁迫而为之意思表示,并判令第三人归还该画给原告;(2)被告承担诉讼费。被告**辩称,原告起诉状中的情况不属实,被告没有胁迫原告,是原告因欠被告的钱,原告拿该画来抵20万元欠债的。况且,该画已用5万元重新整修后卖给了他人,故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第三人**辩称,本人与原告无关,原告无权要我还画,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2001年**月上旬,被告**胁迫原告**,以人民币20万元价金将一幅珍贵的旧画出售给被告,并当即交付。经专家鉴定,该旧画时价为人民币150万元。另查明,被告**请人对该旧画进行整修,并用去整修费人民币5万元。又查明,被告**以人民币200万元出售给第三人**。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诉、当事人举证材料等证据。上述证据足以认定本案事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以胁迫的手段,是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被告**胁迫原告**,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民事行为,法律不予以保护。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故撤销原告受胁迫而为之意思表示的行为,本院予以支持。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人辩诉理由符合法律规定,故原告要求第三人归还该画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判决如下:1、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偿还原告**钱款125万元;2、驳回原告其他的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000元,由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谭**审判员李**审判员江**二○一一年**月**日(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书记员王**二、民事判决书的内容1、诉讼参加人的基本情况,判决书应当写明诉讼参加人的基本情况,及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所在单位、职业、住所等,有第三人的,应写明第三人的情况。当事人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的,应当写明法人或非法人团体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必须写明法人或非法人团体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基本情况。2、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案由在法院立案时就明确。诉讼请求包括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包括被告的反诉请求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是指双方当事人各自对案件所认识的争议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