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十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十篇).docx

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十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十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篇一这段时间,八闽大地,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干部群众中争相传颂,人们充满感动,深受震撼,为之扼腕。“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地方发展的“领头羊”、同事眼里的“铁人”、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不同的称谓,都在诉说着廖俊波的感人事迹,表达着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中共福建省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广泛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内涵。从学校教师到人民公仆,从基层干部到主政一方,廖俊波以自己始终如一的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楷模——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20xx年来,廖俊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高度负责,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自觉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廖俊波绝不墨守成规,而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以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与作风,推动了政和的山乡巨变、武夷新区的日新月异。他夙夜在公、鞠躬尽瘁。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廖俊波勤勉敬业,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等工作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他心系群众、真情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廖俊波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心里始终惦记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感谢和赞誉。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廖俊波用他有限的青春和生命,展现了无限的人生价值,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践行“两学一做”的突出典范。当前,我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目标激荡人心,责任重于泰山。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稳中求进的开拓与进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责任,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精心部署安排,组织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践行党的宗旨,用一生的努力去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去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篇二他像群众的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在政和县城关渡头洋居住的张承富老人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是“俊波你好”。这位71岁的老人家门口是一条河,附近住户一直筹划自建一条栈道以便出行,但因资金问题迟迟未能如愿。20xx年5月,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廖俊波;他当场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将修栈道列为民心工程。20xx年6月,栈道终于修通了,老人写下这副对联,贴上就再没揭下。找廖俊波帮忙的群众数不胜数,他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帮忙到底。刁桂华是一家食品饮料企业负责人,20xx年交纳了土地出让保证金后不久,被外地有关部门非法拘禁,等到恢复人身自由时,交纳土地金的时限已过,需要交纳一大笔滞纳金。她走上了漫漫信访路,直到20xx年底遇上接访的廖俊波,终于看到一线希望。“廖市长的声音特别温暖,多次利用周末时间向我了解情况。”20xx年“五一”假期,廖俊波冒着大雨,打出租车过来察看被泥石流掩埋的旧厂房,浑身淋透了。很快,廖俊波帮她拿到了新拍土地的使用证,在他去世前不久,还一直在过问开工许可证拿到了没有。在廖俊波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一位名叫陈艳的女士专程从泉州赶来,连声说“廖叔叔是我的恩人”。1999年,家住拿口镇朱坊村的陈艳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尽管考上了中专,却不得不辍学去镇里的竹筷厂打工。廖俊波调研来到她家,很坚定地告诉她,“知识改变命运,再难也要读书,我来资助你!”此后三年寒暑假,陈艳都会收到廖叔叔20xx多元的红包。凭着资助,她顺利从泉州经贸学院毕业,工作后又继续读夜大,考了中级会计师,现在泉州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财务经理。“廖叔叔改变了我的命运,他教导我不断学习进步,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看着廖俊波的遗像,陈艳泣不成声。20xx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