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docx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第一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出塞》一、导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一、交流资料1、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2、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3、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4、互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2、诗歌大意:《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三、比较探究: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四、学生小结五、作业1、背诵默写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板书设计: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教学反思:第二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出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读诗学生自由读。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1、读诗题师: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生:关塞、边塞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2、简单介绍边塞诗课件出示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师: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4、师: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生1: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生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生4: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生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生:万里长征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生:边塞远;时间长。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生:人未还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资料:(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师:——所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师: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生: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7、指导读这两句诗师: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生:凝重师: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生:同情征人。师:该怎样读呢?生:同情。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8、师: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生1:对征人:„„生2:对战争:„„9、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