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学习心得5篇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青海,扎根高原。巍巍昆仑、皑皑雪域,自然景观绝美壮丽,然而缺氧、乏力、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接连出现,有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吴天一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必须要找到高原病的应对之策。也正是从那时起,吴天一开始了高原医学研究。“一个决定,走了一生”。在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开始的情况下,在常年与缺氧环境相伴的日子里,吴天一凭借着坚忍执着的精神、对科学真理只争朝夕的追求,成为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推动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医学研究不同,其研究场所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不仅要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还要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从事田野调查多年,在强烈的紫外线影响下,他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后来做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他和战友们一起在“生命禁区”坚守,曾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有14处骨折……吴天一对这些经历却十分淡然:“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从容的话语,透露着勇毅和坚忍,更体现着医者仁心、无疆大爱。青藏铁路二期路段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病的威胁。为了应对高寒缺氧,确保铁路顺利施工,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吴天一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研究确定了一整套健康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青藏铁路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障工人们氧气需求,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年过八旬,吴天一还在继续“跟高原病较劲”,带着心脏起搏器的他仍坚持在高原上开展医学研究工作。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生命的根,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的根,所以我毅然留在青藏高原。”如今,越来越多人追随着吴天一的脚步,一批批高原医学研究团队进驻喀喇昆仑、雪域高原。他们一棒接着一棒,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继续守护着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学习心得(二)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吴天一说。由于文化功底良好,一入伍他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培养。6年的理论培训结束后,抗美援朝已经签订停战协议。“但当时部队还没撤回,我就强烈要求去前线。”1957年,吴天一与夫人一起,换上志愿军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获得第一个三等功。1958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我要当一名普通兵。”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学习心得(三)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到牧区下乡,帐房一支,仪器一架,发动机一响,牧民们以为是电影放映队来了。”吴天一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高原反应,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深入牧区的帐篷做高原病普查。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汉语、塔吉克语、英语、俄语的吴天一,又学会了藏语。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感动中国吴天一事迹学习心得(四)伴随着新年的脚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2021年,迎来了充满激情的2022年。过去一年,我们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正沿着_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新的一年,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