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百岁校庆文章100年对任何一所高校都是一个重要的年份,百年校庆是一个契机,为学校未来发展定锚,致力于下一个百年的发展。因此阳光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百岁校庆文章的优秀例文,以供各位参考。百岁校庆文章篇1人将皓首,鬓已初霜,怀念青春,追忆往昔。今年是太湖师范建校一百周年,转眼间,我从太湖师范毕业已整整二十八年,二十八年间,我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校和同窗,二十八前在母校的三年美好时光常常在脑海起伏、澎湃。人生经历里最多彩的年华,那激情、纯真、浪漫的青春记忆,深深地植埋于心底。“太湖师范”这个名字我从小便知道,因为我的小学、初中老师许多就是太湖师范毕业的,可以说,太湖师范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1980年中考,我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太湖师范,太湖师范是我的第一志愿,我那时是全村第一位考取学校并可以吃商品粮的,俗话说“鲤鱼跳龙门”,家人及亲戚朋友都非常高兴与羡慕。入学时,乡亲们为我送行,再三叮嘱到新学校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来到新的学校,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太师当时规模不大,但对于一个从山区偏僻乡村来的孩子来说,它是足够大的地方,特别是它那二百米的环形跑道是我从前没见过的。校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朴(学校现已更名为朴初中学,其实这“朴初”二字用来形容当年的太师是最贴切的),除了两栋两层的楼房作教室外,其余都是一排排小平房,掩映在校园高大梧桐树荫里。我们寝室一共9位同学,分别来自岳西、潜山、桐城和太湖,初来时个个互不相识,口音不同但不妨碍交流。入学第二天,相互就能叫出对方名字,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初出远门独立生活,彼此相互关心,亲如弟兄,情同手足。比如有时我因事回寝室晚了,其他同学总是替我把饭菜、开水打好,如果有同学衣服忘记收或被条忘记晒,总会有其他同学帮助…..别看我们在其他场合显得拘谨,但一回到寝室就毫无拘束,大家海阔天空,什么话都说,相互间开玩笑、取外号,常常吵闹到深夜。直到今天,这8位室友的名字(胡桂林、刘旭东、张汪言、卢安平、马四九、陈模林、石礼旺、徐义文)以及他们的容貌、口音和性格仍记忆犹新。我们班是802班,53位同学分别来自安庆地区7个县(缺枞阳),当年我们班学习风气非常浓,大家怀着远大的理想,要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发奋学习,努力拼搏。记得当时我们还没有专业的师范教材,课本基本是普通高中教材,同学们一样学得有劲、扎实。除了学习各门功课,课余时间就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书阅读,周末上街也常常到太湖县图书馆看书,并且用节省饭菜票的钱到知青报刊亭购买各种报刊,如《读者文摘》、《辽宁青年》、《知识就是力量》等杂志就是我们的最爱,那真可谓博览群书,如饥似渴。我现在仍然坚持看书的习惯正是那时养成的,对文学的热爱并取得一定成绩就是得益于当年在太师大量阅读的基础。那时学校校风严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的座右铭,学校要求每位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做到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也就是要一专多能。每天清晨或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广播就会唱起当时流行的电影插曲和台湾校园歌曲,每天晚自习前半个小时,我们班文娱委程同学教我们唱这些歌曲,她活泼大方,女中音极富磁性。当年那些经典歌曲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响》、《八十年代新一辈》、《知音》等等,一直难以忘怀,现在每当听到这些歌曲,我总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因为她承载着我们那段美好青春岁月与充满理想的纯情生活……二十八年时间足以让许多事物黯淡与锈蚀,而我们53位同窗仿佛53座散发着青春光芒的灯盏,是母校太师为我们充足了电,让我们的光芒发扬光大,从而照亮更多的村庄与校园,照亮未来更加遥远的征程。百岁校庆文章篇22011年12月16日,我们迎来了学校的106周岁生日,为了庆祝这跨世纪的大日子,学校将在下午举办一场文艺汇演。参加这次校庆活动的人员,除了我校全体师生以外,还特别邀请了有关领导、学校的81届校友和退休教师,可谓是普天同庆、乐也融融。文艺汇演在学校操场上举行。舞台搭在学校中厅前的空地上。今天天气风和日丽,学校上空挂满了彩旗,彩旗在微风的吹动下,像是一波波彩色的波浪。升旗台上那鲜红的五星红旗也迎风飘扬,为学校的世纪大寿而助兴。下午,当第一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紧接着一片欢快的音乐声也随之响起,文艺汇演即将开始了。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都搬上了椅子,排起队伍向操场走出。刹那间,整个校园人声鼎沸、朝气蓬勃,只见一个个楼梯间、一条条通道上都挤满了人,远看就像一条条舞动的彩龙一样,红的、橙的、蓝的……好一派壮观的喜庆场面。再看看操场上,有一些班级已经有秩序地按照预定的位置坐好,正急切地期待着汇演的开始。过了一段时间,全校师生都已经集中在操场上了,校庆文艺汇演终于开始啦!首先,两个主持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了铺着红地毯的舞台,用那慷慨激昂的声音,赞美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