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一液压传动系统认知任务一液压传动系统认知一、任务分析二、相关知识表1-1液压传动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2.液压技术的发展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795年英国制成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技术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成功地将液压传动装置用于舰艇炮塔转向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机床到20世纪30年代才用上了液压技术。近30年来,由于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采用液压技术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低噪声、低能耗、数字化、高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液一体化开发上也取得了许多新成绩。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液压技术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从1964年开始国外引进液压传动技术,同时也自行设计和研制液压产品以来,我国生产的液压元件已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电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瞄准世界上先进的液压技术,有计划地引进、消化、吸收,大力开展液压元件的国产化工作,液压传动技术必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三种方式相比,有以下优缺点。(1)优点①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力和输出力矩。②可以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大。③单位质量的功率和单位体积的功率大。④工作平稳,可实现无冲击的换向。⑤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调节简单,操作方便、省力,易于实现“机、电、液、光”一体化。⑥易于实现过载保护。⑦液压元件易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便于主机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而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液压元件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2)缺点①在在泄漏、污染环境、能源损耗的问题。②在高温和低温下采用液压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设法解决。③传动效率低、不适宜于远程传动。④制造精度高,找故障难。三、任务实施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认知(动画)(1)工作介质——液压油,其作用是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2)动力元件——液压泵,其作用是将原动机所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向液压传动系统提供压力油,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心脏部分。(3)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其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进行工作。(4)控制元件——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其作用是对系统中工作介质的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5)辅助元件——管道、管接头、油箱等辅助元件,其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条件使系统得以正常工作,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四、知识拓展—液力传动系统简介任务二液压油的更换一、任务分析表1-2液压油的主要品种及特性和用途2.液压油的性质(1)液压油的黏性液压油的黏性是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内摩擦力。黏性是液体最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是选择液压油的主要依据,它常用绝对黏度(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来表示,如表1-3所示。项目我国液压油的牌号是以这种油液40℃时的运动黏度的平均值来标定的,例如液压油L-HM46是指这种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的平均值为46cSt(mm2/s),L表示润滑剂类别,HM表示抗磨型液压油。液压油的度对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减小,黏度就随之降低。这个变化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液压传动系统工作介质的使用,因此液压传动系统中一般都设有冷却装置,来保证液压油维持正常的温度。液压油的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一般的液压系统,当压力在32MPa以下时,压力对黏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2)液压油的可压缩性液压油的可压缩性是液压油受压力的作用而使其体积发生变化的性质。可用体积压缩系数表示。它是液压油在单位压力变化时的体积相时变化量。液压油还有其他一些性质,如稳定性、抗泡沫性、抗乳化性、防锈性、润滑性以及相容性等。三、任务实施经验法是凭借操作者和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通过“看、嗅、摸、摇”等简易方法,规定当液压油变黑、变脏、变浑浊到某一程度就必须换油。现场鉴定液压油变质项目如表1-4所示。固定周期法是根据不同的设备和油品,规定半年、一年或运转1000~2000h后换油。上述两种应用较广泛,都不太科学,不太经济。第三种方法是油质换油法,它是通过定期取油样进行化验,测定必要的项目,以便连续监测油液变质情况,根据液压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何时换油,这种方法较科学,但需要一套理化检验仪器。2.换油指标的确定液压油的更换指标见1-5所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