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沈阳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pdf

辽宁省沈阳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沈阳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1.(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带挈(qiè)行事(háng)腆着(tiǎn)啐(cuì)B.簇拥(cù)拙病(zhuó)绾(wǎn)桑梓(zǐ)C.作揖(yī)星宿(xiù)攥着(zuàn)斋公(zhāi)D.兀自(wù)锭子(dìng)贺仪(yí)轩敞(xuān)2.(2分)(2019七上·衢州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和加下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羞怯(qiè)缥缈(miǎo)气概(gài)杞人忧天(qǐ)B.伫立(zhù)怂恿(sǒng)狭隘(yì)随声附和(hè)C.战粟(lì)热忱(chén)畅销(xiāo)参差不齐(cī)D.安详(xiáng)奥秘(mì)决别(jué)刨根问底(páo)3.(2分)(2019八上·深圳期末)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电影《西虹市首富》,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B.教室里很安静,突然传来李明的尖叫声,他真是鹤立鸡群。C.校运会入场式上,各班惟妙惟肖地展示着班级的风采,个性张扬,精彩纷呈。D.每逢节假日,热门景区里的游客摩肩接踵,喜笑颜开。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4.(5分)(2019八上·惠城期末)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烈士暮年,________。(曹操《龟虽寿》)(2)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4)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5.(10分)(2016·陕西)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③相反,__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④“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横线上。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2分)6.(2分)(2017八下·北京期中)《骆驼祥子》一书中,在祥子人生的各个阶段,老舍先生都有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的描写。以下语句分别对应了祥子的哪个生活阶段,请将相对应的一项写在横线上。①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________②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________③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________④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________A.刚到城里时B.在曹家拉包月时C.与虎妞成家时D.所有希望都破灭之后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5分)7.(15分)(2020八下·陇县期末)请你参加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而精彩的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会上,台湾文化艺术届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礼’字说到底,就是一个‘和’字,‘礼’以‘和’为贵,‘和’又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他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海内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观摩学习,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今,年逾古稀的陆炳文仍身兼数职,无论组建哪一个民间社团,他都把“和”字作为主要宗旨。他一直在两岸间奔波,全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他说:“‘和’字当头,中华民族将在‘一路一带’的大战略中再次崛起,血脉相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