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docx
上传人:明钰****甜甜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docx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教学中,注意发挥好主题图的作用。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事先找到年龄分别为5、6、7岁的三个学生,让他们来比较年龄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三、说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练习七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能用6、7表示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感受保护环境、讲卫生、爱集体等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2、出示0~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读数。(二)导入出示课件,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棵数,并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从而揭示课题:6和7的认识。(三)新授1、教学6、7的意义。(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师: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分别有多少?(2)引导学生将数的物体的数量用学具表示出来。摆好后,跟同桌说一说是怎样摆的。(3)用点子图表示出6和7。(4)用6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添上一根,用7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6)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7”这两个数来表示。2、教学数序(1)师拨计数器,边拨边问。拨到5颗珠子后,问:“有几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珠子?”指着第6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再拨1颗,有几颗珠子?”指着第7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让学生在拨、想、说、议中理解5添上1是6,6添上1是7。(2)出示直尺图(写上0、1、2、()、4、5、()、())。要求学生根据数序填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全班一起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开展快速问答游戏。3、比较数的大小。请三名同学(年龄分别为5、6、7岁),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年龄大小,然后出示点子图(5、6、7),让学生根据点子图来验证5、6、7的大小。4、教学基数和序数。(1)课件出示金鱼图。师: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第7瓶有几条金鱼?(2)游戏:请9名学生站成一排,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①右边的6个同学手牵手。②左边第7个同学跳一跳。5、教学6、7的写法。(1)师在黑板上范写。(2)书空写“6”、“7”,再在书上描红。(四)练习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