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说课设计.docx
上传人:猫巷****提格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钟声说课设计.docx

钟声说课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钟声说课设计钟声说课设计钟声说课设计1一、教材分析歌曲《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简单二声部合唱歌曲,6/8拍,大调式。歌词中出现“叮叮当”模拟了悠扬的钟声,合唱声部运用了同音的支声作为衬托,犹如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空中回荡,在耳边久久回响。是一首歌词简单、曲调规则的澳大利亚民歌。但是在旋律中4、7两音出现很多。这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为学习新歌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3、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使学生从歌声中感受到“钟声”无限的魅力,并从中引起遐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其中教学重点设定为: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并能从中引起遐想。教学难点为:2、唱准“4、7、1”的音高。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老师组织学生在欢快流畅的6/8拍音乐声中进教室,鼓励学生采用适当的动作律动。然后,师生问好。(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考虑本课教学内容均为6/8拍的特点,通过学生听、选适当动作律动,自然感受到6/8拍音乐的节奏特色,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二)学唱音阶1、课件先出示“1-1”音阶的楼梯:8档楼梯分别表示1、2、3、4、5、6、7、1这几个音节,在老师的范唱下模唱几遍,加深印象。2、课件出示“小白兔跳楼梯”的动画,向孩子们说明:小白兔要听着音乐跳到相应楼梯上。然后听老师弹奏音阶,比一比哪一只小白兔跳得又快有好。在这个游戏中,老师要注意多强调“4、7”这两个音,每答对一次后,就奖励该孩子来教大伙一起唱一唱。3、老师提供给6/8拍节奏型,请学生自选音编创小段旋律。争做小小作曲家。(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小白兔跳楼梯”的小游戏,使枯燥的音阶练声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音阶练习中强调了“4、7”的音准,渗透6/8拍节奏特点,为突破教学难点,更好、更快地学唱歌曲,做了扎实的铺垫。另外设计了“争做小小作曲家”创编活动,更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三)学唱歌曲1、老师悄悄地敲击工艺钟,问学生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钟声叮叮当》2、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歌曲录音演唱。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鼓励孩子各抒己见。3、课件上出示歌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范唱唱一唱谱。然后,出示歌纸,利用色块引导学生观察曲谱,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在歌曲演唱中的具体运用。4、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换气方法随琴唱高音声部歌词。5、课件再出示图形谱,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谱认唱唱名。(在歌曲学唱中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参与,引导学生每一遍听都有其侧重要求,通过整体听唱学会歌曲。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旋律走向和音高位置,并直观形象地展示强拍位置,为后面的加入低音声部完成二部合唱提供帮助。)四)表现歌曲。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边唱歌曲边摇晃身体,教师在强拍处加入碰钟为歌曲伴奏。鼓励孩子们也试着为歌曲伴奏。2、学生随伴奏音乐唱歌词,教师尝试用口风琴加入低音声部,感受二部效果。3、合唱全曲,一部分学生唱高音声部歌词,一部分学生边弹口风琴边唱出低音声部。想象、表现悠扬的钟声在空中回荡的情景。(利用口风琴这一学具帮助解决二部合唱的难点,层层深入表现歌曲。营造人人想、人人做,全面参与的气氛。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热情,激活学生思维。)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1、老师对本课内容做一小结:鼓励孩子们会善于倾听生活中各种美妙的钟声,并从中引起遐想。并且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孩子。2、师生用音乐语言互道再见。然后在美妙的《维也纳的音乐钟》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这个环节中,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