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1)教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1)教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pdf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1)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1)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1)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和活动基地。2.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从而从历史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救国、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场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新时代的曙光,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自主学习与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经过痛苦的反思,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最新的、实用的、优秀的中小学政治体制文字文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警示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成为北京大学文科主任,《新青年》杂志搬到了北京。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两个口号。它们最早由陈独秀提出。他还生动地称他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相信只有这两位先生才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治愈中国的黑暗。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的主导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后来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路的作用。虽然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合作探究生成能力【调查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结论:(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是帝制的复辟者)追求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与尊孔复古的观念是不可调和的)。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辛亥革命的失败进行了反思。辛亥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人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不仅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长期物质和思想准备的必然结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进步作用。结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猛烈扫荡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