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分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体验,自主阅读文本,在合作探究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与此同时,教师紧扣文本,创设开放性的,挑战性的和富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展开对话,从而触摸作者的心灵,获得思想启迪,获取情感体验。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文本内容分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表达古希腊学者苏格垃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二〕文本重难点分析〔1〕课文第3自然段中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此句虽短,却是想象的丰富点,以次为生成点启发学生推想;弟子会想什么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文中弟子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丰富的想象,揣摩弟子的心理,感悟出弟子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但是犹豫不决,从而错失良机的同时为突破全文的难点,作好铺垫。〔2〕课文的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悟出的人生道理,比拟抽象,特别是结尾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一句文本的重点与难点,更是学生感兴趣的疑点,教学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提不懂的问题,自主释疑,小组交流,集体汇报时,教师要以学定教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3〕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你喜欢吗请发表你独到的见解弟子怎样学习的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答复,可能是多元的,因为学生深入与课文对话时,可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受等。学生通过多觉度地与文本对话,从而触摸作者的心灵,获得思想启迪;a真理来自实践b深奥的道理要靠自己生活中感悟,社会是神秘的大课堂,生活是本无字之书,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有丰富的知识。三、教学步骤和策略〔一〕选准切入点〔1〕配乐故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怎么最后却两手空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答案。〔策略:以故事形式讲述课文的1、2、3、4、5自然段,既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又为精读第3、7自然段创造了条件〕〔二〕抓住空白点〔1〕学生读文中的有关句子答复下列问题。〔2〕重点指导;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摇了头〔a〕指名读、齐读〔b〕就是这句话,如果老师再给你们读一遍,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吗〔读第一遍,突出强调词语摇了摇头,读第二遍突出强调词语又〕〔3〕弟子会想些什么预设没有学生可能答案:弟子会想a前面还有更大的麦穗,这一株不要了。B后面有的是时机,何必现在就摘。C最大的还在前面,没有必要过早定夺〔策略:启发学生运用想象来填补课文空白处,突出弟子犹豫不决以至错失良机,到底弟子怎么想,学生的感悟根本合理既可这就给阅读活动留下个性化解读的空间〕〔4〕学生揣摩弟子的想法,练习有滋有味地朗读〔个别读、指导读、齐读〕〔5〕小结:把自己当成文章中的弟子,揣摩他的想法,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读,有滋有味地朗读,就这么简单。〔策略1.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自然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进行阅读,使得阅读出现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2.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阅读教学既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又要学生自悟自创,各自的理解方法。因为知识点的掌握是薄弱的,易逝的,只有方法才是后重的,久远的。〕〔三〕聚焦疑惑〔困惑〕点1.过渡:弟子们真的无所获吗2.学生读第7的自然段,教师相机映示。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映示的内容。4.学生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说人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2〕最大的麦穗指什么〔3〕颗粒饱满的麦穗中双引号表示什么意思〔4〕不失良机的摘下它摘下是什么意思〔5〕追求最大的在文中指什么在生活中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在文中指什么在生活中指什么拿是什么意思.5.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即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6.引导学生自主释疑。〔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拿出笔圈圈、画画、写写。〔2〕小组交流自学情况。〔3〕各组代表汇报。〔此时的教学无法再按预设的进行,而应依学定教,顺学而导。既学生汇报哪一个问题,教师就相机引导,这时课堂上呈现更多的是动态生成。〕〔4〕在随机汇报中重点引导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是在在的。a学生理解句中不懂的词语,哪些如何理解。b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c学生介绍〔引导学生大范围,多角度地介绍;可在电视上、网络里、报纸上看到或听到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策略: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采用问题探究法严读重点段,不但能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