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pdf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一、名词说明〔20分〕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今后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4.杰出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显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关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杰出周期。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势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二、填空题〔20分〕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工程地质学的差不多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要紧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余外的约束。三、判定题〔共20分,每题4分〕:全错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可不能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3.在岩土体稳固性评判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体会值,此即稳固性系数。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开释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假设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那么该土层液化。四、问答题〔40分〕1.识别滑坡的标志有:〔1〕地势地貌方面:滑坡形状特点、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裂〔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裂→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滑体表面显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显现〔4〕植被方面:马刀树、醉汉林〔5〕滑动面的鉴别勘探:钻探变形监测:钻孔倾斜仪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阻碍有如下几个方面:〔1〕岩土类型及性质:软土>硬土,土体>基岩松散沉积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土层结构对震害的阻碍:脆弱土层埋藏愈浅、厚度愈大,震害愈大。〔2〕地质构造离发震断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盘尤重于下盘。〔3〕地势地貌突出、孤立地势震害较低洼、沟谷平坦地区震害大〔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1〕地质方面:地表最新沉积物的错断活断层带物质结构松散伴有地震现象的活断层,地表显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2〕地貌方面断崖: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截了当相接的部位水系:关于走滑型断层①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②主干断裂操纵主干河道的走向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4.简述新构造运动对岩溶发育的阻碍。地壳运动的性质、幅度、速度和波及范畴,操纵着水循环交替条件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操纵着岩溶发育的类型、规模、速度、空间分布及岩溶作用的变化趋势。新构造运动的差不多形式有三种:〔1〕上升期:腐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下水位逐步下降,侧向岩溶不发育,规模小而少见,分带现象明显,以垂直形状的岩溶为主。〔2〕平稳期:腐蚀基准面相对稳固,溶蚀作用充分进行,分带现象明显,侧向岩溶规模大,岩溶地貌较明显典型。〔3〕下降期:常形成覆盖型岩溶,地下水循环条件变差,岩溶作用受到抑制或停止。从更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来看:〔1〕间歇性上升:上升→稳固→再上升→再稳固形成水平溶洞成层分布,高程与阶地相对应。〔2〕振荡升降:岩溶作用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反复进行以垂直形状的岩溶为主,水平溶洞规模不大,而且成层性不明显。〔3〕间歇性下降:下降稳固再下降再稳固岩溶多被埋于地下,规模不大,但具成层性,洞穴中有松散物充填。从层状洞穴的分布情形及充填物的性质,可查明岩溶发育特点及形成的相对年代。综合测试试题二一、名词说明〔共20分,每题5分〕1.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2.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3.杰出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显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关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