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建筑设计的结果,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设计师不仅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反思传统设计理念,还需要掌握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的整体设计。本文分析了绿色节能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了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所谓绿色施工技术,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施工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往往以工程质量、工期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较少,当其他要素与质量、工期等指标发生冲突时,采取牺牲其他要素的方法来确保质量和工期,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达到了要求,但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更甚者,工程竣工后很长时间后遗症尚在,无法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之目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具体呈现,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必要技术手段,在工程建设中更加注重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上的应用,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升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绿色节能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1、绿色节能建筑的含义与特点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必定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然途径和关键因素。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它主要强调建筑对环境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建筑的寿命通常涵盖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过程,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要做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建筑物存在的时间段里,绿色节能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还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向前、向后延伸,往前从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往后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降解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个周期的拉长意味着在原材料采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就近取材减少运输能耗,生产工艺的改进或淘汰,建造就要高瞻远瞩的选择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第二方面强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第三个方面就是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健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节约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强调适用,强调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奢侈与浪费。第四个方面是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节能环保,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2、绿色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根据绿色节能建筑其含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绿色节能建筑和一般建筑比较有以下不同:(1)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节能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2)一般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节能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3)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4)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节能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5)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节能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6)一般建筑考虑的是浅生命周期,即包括项目前期、建设运行期、维修拆除期;绿色节能建筑考虑泛生命周期,从建筑材料开采、加工到建设、运行,再到维修改造,最后到拆除。二、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1、控制扬尘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如在运输易出现飞扬、散落、遗漏现象的物料时,应对车辆所装货物采取严密的封闭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合理区域设置洗车槽,以保证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车轮泥巴杂物等污染道路;在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构建物阶段时,应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而采取清理积尘、洒水、高压喷雾、围档等防扬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