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7节水通告范文为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缓解城市用水的紧张状况,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生活和城市用水需求,发布了节水通告,下面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节水通告,供大家参考!节水通告范文一针对我市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旱灾情况,各级、各部门积极努力,团结抗旱,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鉴于旱情还将继续,可供水源进一步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持社会秩序稳定,根据《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通告。二、除消防活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启城市公共消防栓取水。三、市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用水大户的用水定额予以调减。凡属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内的用水大户按用水定额核减30%供水,并对其用水量实行一日一测,用水大户的具体名单及日供水量由市经委另行通知。四、凡属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内从事桑拿洗浴、游泳经营项目自11月15日起暂停营业。五、用水单位和个人要树立长期节水观念,提高节水意识,自觉节约用水,杜绝浪费水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制止、举报违法用水和浪费用水的行为。举报电话:消防支队:96119,城管执法大队:87669200。六、单位和个人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市或县(市)区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各县(市)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应参照本通告执行,对自备供水的企业也要进行监督,节约水资源。七、本通告于20xx年11月15日起施行。宁波市人民政府年十一月十一日节水通告范文二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计划单列市水利(水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切重大国策。组织、指导、监督全社会的节约用水工作是国家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务求实效,努力开创节水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xx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极为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减少浪费、防治污染和加强管理。要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硬性措施,落实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中央多次强调,对这三项工作(人口、资源、环境),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这三项工作搞得如何,成效怎样,要拿一把手是问,任期内要逐年考核,离任时要作出交代,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当前,首先要落实xx提出的“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责,提出节水的目标、要求、措施,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已在水利部成立,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的节约用水工作。各地要抓紧落实国务院规定,尽快明确负责全面节水的管理机构,报全国节水办公室(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水资源水文司)备案。二、突出重点,全面节水,积极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要在农业、工业、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全面节水。农业节水是节水的重点,各地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各类农作物制订灌溉定额,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技术,一定要尽快消灭大水漫灌等粗放、落后的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要逐步完善计量措施,安装计量设备。灌区要大力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和灌溉方式的调整,对于新建和配套改造的灌溉项目一律按节水灌溉要求设计、实施。各地要高标准完成农业节水增产示范县的建设任务,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工业节水的重点是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节水水平。各级水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耗水大的行业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拟定行业用水定额、节水标准,对企业节水实行目标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对现有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对新工业项目要求采用节水技术,逐步淘汰耗水大、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促进废、污水的处理、回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各级水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城市节水工作,城镇生活节水要在实行户表计量、彻底取消包费制的基础上,着力推广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用量大、节水效果好的器具全面推广使用。必须坚决执行国家对各类建筑使用节水器具的有关规定。各地要对城市供水企业提出要求,减少供水环节的跑冒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