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想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二、复习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4、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各种简便运算,用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并能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能够口算)。四、复习重难点:1、重点(1)分数四则运算。(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2、难点(1)会求比值和化简比,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比的实际问题。(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圆面积计算的推导。五、复习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六、复习措施:1、口算练习常抓不懈,继续坚持每节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2、本册内容共分四个内容,每个内容一点带面进行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3、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习。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和晚自习重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七、课时安排:1、圆的有关知识2课时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课时3、比的认识等2课时4、图形的变换1课时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5、综合练习2课时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复习目的意义: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二、指导思想:(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阅读课本附录的名著介绍(三部作品)。(2)、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八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最常见考点有: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3)、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指导: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来分析。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5、赏析写作手法:要使学生们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5)、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让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为他们做以示范,体会其精妙之处。进行课堂练笔。三、复习内容: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