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年度计划汇报结尾(十二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政府年度计划汇报结尾(十二篇).docx

2024年政府年度计划汇报结尾(十二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政府年度计划汇报结尾(十二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政府年度计划汇报结尾篇一主要目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505万元,农村居民纯收入达6800元。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农村居民医疗、养老保障水平普遍提高,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持续深入,群众素质大幅提升。主要任务:(一)力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开发。抢抓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等旅游发展的窗口期机遇,编制出台全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加快旅游招商步伐。积极对接自驾游、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等旅游新业态,开发具有磨坪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扶持一批“农家乐”扩规模、上档次;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拉伸交通骨架,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以创建申报国家森林公园为目标,以构建绿色磨坪、生态磨坪、森林磨坪为宗旨,加强生态保护,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大力开展植树活动,建设和保护好绿水青山、秀美山川。转型发展农业产业。在稳定现有烤烟种植规模,加强贡柚、核桃管护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旅游产业的需求,紧盯产业效益的提升,大力发展休闲、生态、观光、体验农业,不断增强群众的旅游参与意识,把农田打造成花园和景点,增加农业依靠旅游产业获得的收益率。着力分析加快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方式,探索搬迁农户原有土地、抛荒土地的有效利用方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流转,培育一批种养能人、规模家庭农场、特色基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和附加值。加快特色林业发展。要切实加强12.6万亩天然林保护,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巩固1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创建绿色家园,坚持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并重,培植中药材基地,探索发展花卉及绿化苗木建设,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进“互联网+”流通新模式,挖掘经济转型新动能。加快电信、移动网络建设步伐,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保障能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深层次挖掘电商产品,力争把电商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力争脱贫攻坚战役获得新成绩动员集中各方力量抓好易地搬迁工作,要真正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全面完成县下达的140户415人的搬迁计划,并及时处理因灾和返贫需要搬迁的对象。坚持规划管总、捆绑资金,高标准完成三墩岩村扶贫整村推进任务。科学制定精准脱贫计划,扎实实施产业脱贫、基础设施脱贫、保障救助脱贫、教育培训扶智脱贫四大工程,确保完成县下达的脱贫任务,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三)力争项目建设产生新效益1、打造全新集镇面貌。高标准完成集镇整体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强临街门面整治,推动集镇所有线路入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创新集镇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集镇投入机制。建设好环磨坪水库公路、省道绕集镇新建公路等市政道路,拉开集镇骨架,为集镇新区建设打好框架。2、切实改善饮水困局。20xx年年底全面建成磨坪水库、永久性提水泵站、磨坪污水处理厂,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新建集镇自来水厂,完善集镇供水管网,在从根本上解决集镇居民饮水困难的基础上,提升供水质量,满足旅游发展用水需求。3、加快建设畅通磨坪。围绕“出口快速路、乡道旅游路、村道硬化路”的目标,改造升级与野三关、茶店子的连接路,打通杨林至观音堂的旅游路,扩修和硬化村组道路16公里,建设旅游等级公路50公里。拓展“通村客运”,完成乡道安保工程,确保乡内道路安全。4、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及时完成升坪、龙潭坪国土整理项目,按期实施20xx年度三墩岩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实施送甲山-雁落坪-银坪和杨林片区土地整理项目。积极争取杜家湾的土地复垦项目,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启动滑坡区域内的搬迁避让和治理工作。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全乡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0%以上。(四)力争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实施教育质量振兴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卫生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家庭医生试点,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持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加快农村福利院建设,提高五保供养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村村建立图书室、开通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组建村级文艺宣传队;全面推行“三网融合”进村项目,推广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完善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抓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监管,落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