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pdf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8分)hfbq鸟喙.吩.咐方便.谴.责zhjy请罪.浩瀚.台阶.监狱.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yùnwèijiàngéguànjūnfāshì()()()()xíguànqīnlüèbiānjiāngjūshù()()()()三、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嫌弃澄清宏伟销毁B.杭州稳定陵园协调C.懒隋荆条结婚拒绝D.平衡战袍崩塌潜入四、选字填空。(8分)议仪蚁()式()论蚂()商()汛迅讯()速通()()期潮()叮订钉()咬()子()阅铁()五、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好:①倪点多的或使人满意;②表示赞许、应允的口气;③友爱;④易于、便于;⑤完成;⑥很,甚。1.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母亲说要过收获节,我们都说好.。()3.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4.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六、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4分)1.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2.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会出现一束光柱。3.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谁也不相信他。4.圆明园被破坏了。改变不了圆明园的文化价值。七、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8分)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若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2.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3.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4.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八、阅读课文填空。(7分)1.,不拘一格降人才。2.山外青山楼外楼,?3.学完《冀中的地道战》,我明白了:地道战是为了;为了。4.《牛郎织女(一)》以为线索,写了四部分内容,分别是:身世凄惨→→→认识织女。九、快乐阅读。(20分)(一)课内阅读。(10分)桂花雨(节选)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2分)2.读句子,完成练习。(5分)(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①句子中“”这个字最能表现桂花香气四溢。(1分)②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2分)()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C.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它香气弥漫,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2)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2分)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香气,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数的。3.概括一下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分)(二)课外阅读。(10分)人生第一课①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②“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个很浅显的童话。③“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④)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⑤“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象)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